5頭小豬推動生態教育 寒假將至它們該何去何從
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了解什么是生態教育,杭州一小學購進了5頭小豬,讓學生們親身體驗了一次次有趣的生態教育,在過去的兩個月里,這5投小豬陪伴著孩子們一起成長,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寒假將至,這5頭小豬的命運也逐漸成了大家共同關注的事情。它們又該何去何從?
老師、同學們在喂豬
60天,能讓蝶卵幻化成蝴蝶;60天,能讓魔鬼魚完成700英里的遷徙;而在杭州濮家小學筧新校區,60天,讓5頭初來時才70多斤的小萌豬,長成了150斤的大胖豬。
昨天上午10點,在學校專門建造的“豬寶堡”里,去年11月17日來到校園的5只胖豬很愜意地在空調下睡大覺,它們不知道,100米開外的“校長約會室”里,7名孩子正向校長匯報著《小豬的未來調查報告》,這份調查結果將決定5只胖豬的命運:寒假來臨前,是被宰,還是繼續被養?
“最早決定在校園里養豬,我們只是想做生態教育,告訴在城市里長大的孩子,什么是科學養豬,什么是生態循環。”昨天,校長黃鳳英告訴錢報記者,經過兩個月,全校464名學生幾乎人人都親手喂過豬,都以小豬為主角寫過作文。
從給豬圈取名,給5頭小豬取名,到從家里帶蔬菜、水果給小豬們加餐,孩子們和這5頭“校園官寵”間的感情越來越深。每周“校長有約”,和黃鳳英一起吃午飯的學生代表都會拜托校長一件事:別殺了小豬。
一場生態教育逐漸轉向了生命教育,5頭小豬給孩子們帶來的意義,是校長和老師們沒有想到的。
雖然兩種教育之間,只相差了一個字,但要讓小學階段的孩子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領悟生命的含義,黃鳳英覺得是件很困難的事。可寒假要來了,豬的去留問題必須解決,所以學校決定:讓孩子自己去調查,去做選擇。
這次參與調查的7名學生,來自四(2)班。他們的調查報告昨天遞交了上來——“把它們放生,讓它們回歸大自然”;“把它們訓練成警豬,保衛校園”;“讓它們結婚生子,自然死亡”……
孩子們自己列出的選項大大超出了老師們的預想,其中前兩項,在全校464人的調查中,得票率最高。
調查中,有12個孩子提出把小豬吃了,讓每位同學都吃到生態環保的豬肉,但7人調查小組卻“科學”地否決了,因為學校一共有3個校區,4000多人,根本不夠分啊。
最后大家一致通過的方法是——把小豬義賣了,把錢捐給有需要的人。孩子們沒有選擇票數最高的選項,卻接受了這個得票率只有9.9%的建議,他們有自己的理由——我們的豬是待在空調房里的,放生出去可能會凍死,也可能會餓死,而它們的智商又不足以做警豬,因為它們的品種是用來做火腿的。
下周一,小豬的未來就要在全校師生面前宣布了,至于義賣的錢具體怎么用,校長還是交給學生自己調查后決定,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宰殺義賣的胖豬時,一定會悄悄的,決不讓一個孩子在場。學校也委托錢報在這里吆喝一聲:如果有愛心人士或企業愿意參與義賣,可以發微信給錢報教育微信“升學寶”哦。
原標題:杭州一小學為讓學生接受生態教育飼養5頭小豬
稿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