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頻頻見報 專家呼吁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
近年來,人們對于校園暴力一詞并不陌生,全國各地屢屢出現校園暴力事件,使得人們一次又一次的將視線集中到此。國家及政府也采取了各種措施進行應對,但是效果并不顯著,這是為什么呢?其實,暴力事件多發生在校園當中,是因為青少年們相對欠缺法律常識,不計較后果的做法常常將他們引入歧途,所以終結校園暴力,不能只靠重典,加強對家長和學生的法制宣傳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中新網成都12月22日電 (徐楊祎 賀劭清)校園暴力事件近期再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憂慮。一段&ld;營山白塔驚現學生火拼&rd;的視頻日前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瘋傳,數名學生模樣的男女圍毆一名男生,其中一名男性打人者還手持鋼管多次敲打躺在地上的男生。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表露對被打男生關心之意,更強烈要求對此校園暴力事件一查到底。隨后,視頻拍攝地四川省營山縣警方立即介入調查,并聯合當地教育部門發布調查結果。
經查,視頻中被打者系營山縣濟川一小學生余某。余某與同班同學吳某因辦墻報產生矛盾,后發生了視頻中的打人事件。經法醫鑒定,被打者余某受輕微傷。參與打人的8人身份已確認,除14歲的吳某為濟川一小學生外,其余7人均為社會無業青年。截至21日15時20分,已有5人被刑事拘留,2人因年齡原因被做其他處,另有1人正在追捕中。
此調查結果一出,民眾輿論中關注校園安全之聲更甚。
近幾年來,各地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校園暴力不僅給青少年造成恐懼、留下心陰影,更會造成青少年對他人、對社會的仇視與抵觸。
&ld;我平時教育孩子最多的就是有一個正確的是非觀。&rd;34歲的陳梅有一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面對時不時出現的校園暴力新聞,她頗為擔憂。&ld;只能盡量遠離那些有暴力傾向的孩子,但是大人對此往往防不勝防。&rd;
對此,有專家表示,逃避并不是制止校園暴力事件的好辦法,學校、家長(微博)以及個社會都應投入其中。
四川省教育協會秘書長紀大海表示,青少年犯罪主要是受社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也與自身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學校的德育工作不應只停留在說教層面,而是要走進學生心里,尤其是&ld;弱勢&rd;學生心里,并及時和父母家長溝通。
&ld;首先要正視校園中客觀存在的學生&ls;團伙組織&rs;。&rd;紀大海說,學校不能只以升學率作為考量標準,應加強學校的法治教育,落實聘用法制副校長這一規定。&ld;在日常教育中,應用真實、易懂的案例進行教育,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校園暴力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并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rd;
四川省律師協會婦女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杜偉則表示,家庭和社會教育也是禁止校園暴力的有效途徑之一,&ld;個社會環境應該對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引導,孩子們受到網絡和暴力游戲的影響,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往往就是以暴力解決。&rd;
杜偉說,應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家長的法制宣傳,加強對個社會的法制宣傳,并盡量減少未成年人接觸暴力文化的機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