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實施"暖冬計劃"高海拔山區的孩子上課再也不冷了
冬天到了,天氣變得更加的寒冷,對于高海拔山區里的孩子們來說,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與考驗。頂受著艱苦的教學條件的同時,還要和惡劣的天氣作斗爭,這就是時下眾多山區里的孩子們的生活現狀。為了改善他們的學習生活環境,重慶針對高海拔山區的中小學推行了&ld;暖冬計劃&rd;,計劃全面貫徹實施后,孩子們不僅可以暖暖和和的洗上熱水澡。還能夠在溫暖的教師里安安心心的念書了。
為解決山區高海拔地區中小學生冬季取暖問題,今年6月,重慶開始實施山區高海拔地區中小學校&ld;暖冬計劃&rd;。&ld;暖冬計劃&rd;實施范圍包括全市800米以上的中小學校和公辦幼兒園,涉及21個區縣995所學校,教學班6549個,受益學生213662名。
截至11月底,已開始實施&ld;暖冬計劃&rd;學校940所,占規劃945%,教學班5787個,占規劃884%,惠及師生189496人。21區縣共投入8406204萬元,其中市獎補財政專項資金2000萬元,區縣配套資金6406204萬元。按照實施方案,2015年實施&ld;暖冬計劃&rd;的學校應該達到85%,其余15%在2016年實施。
12月9日、10日,重慶晨報記者來到南川區和涪陵區部分實施&ld;暖冬計劃&rd;的學校,對于學校的改變,幸福都寫在孩子們臉上。
12月9日中午,南川區乾豐鄉中心小學內,下課的鈴聲敲響,學生們歡快地跑出教室向食堂跑去。冷風颼颼,室外的氣溫不到10℃,學生們的臉上卻洋溢著笑容。
&ld;教室里安了暖氣片,上課再也不冷了。&rd;說話的是五年級的楊興茂,他端著飯盒正準備到食堂打飯,手上和耳朵上往年因凍瘡留下的疤痕還隱約可見。小學胡校長介紹,墻暖11月20日正式開始使用,每個班安裝4組共8塊墻暖,低年級和幼兒園的墻暖上畫有卡通畫,高年級的墻暖上則印有名言警句。&ld;學校小學和幼兒班一共有300多名學生。&rd;胡校長說,學校離南川區城區四十多公里,冬天最冷時氣溫會降到0℃以下,每年幾乎都會下雪。
南川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南川區海拔800米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有28所,暖冬行動規劃資金21925萬元,為404間教室及功能室安裝3000余片碳晶墻暖,發放取暖物資380余套,改造校園內線路及樓層配電箱等相關附屬設施,目前除一個學校因教學樓維護改造未完工外,其余已經全部完成。
&ld;洗碗洗澡都是熱水,在學校比家里都熱和。&rd;12月10日下午,涪陵區同樂鄉聚寶九年制學校內,學生們剛剛放學,于是星期五的緣故,不少學生都準備收拾東西回家。
13歲的潘鈺琳上初二,說起&ld;暖冬行動&rd;,幸福洋溢在她的臉上。她說,現在學校寢室內有熱水,教室內安了墻暖,學校還發了取暖棉被,教室安了直飲水,食堂每周一還可以吃上羊肉。&ld;以往冬天都只能用熱水瓶提水到寢室使用。&rd;潘鈺琳說,于熱水瓶裝滿水后較重,自己需要在其他同學幫助下才能將水提回寢室,而吃完飯最怕的就是洗碗,因為水實在太冷。
到學校接孩子的學生家長金先生也對&ld;暖冬行動&rd;點贊,金先生說,自己的女兒在學校讀2年級,最開始孩子回家說學校每周可以吃到羊肉時,他還不敢相信。&ld;女兒說比家里都舒服,想到學校住讀。&rd;金先生表示,以往一到冬天最擔心就是天氣太冷影響學校教學,現在他完全都不擔心了。
涪陵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涪陵區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學校有5所,涉及學生1952人,共投入46856萬元。實施&ld;暖冬計劃&rd;后,他們對學校采取&ld;兩熱、兩暖、一特制&rd;的方式,讓學生喝熱水,洗熱水澡,吹暖風,蓋棉被,吃特制營養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