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外教”準入門檻提高 北京10月底開始實施需持證上崗
學習一門外語,最好當然是有準們的這方面的語言學者教最好了,而這個受教者最好是第一母語就是這門外語,現在很多家長想讓小朋友學習一門精準的外語,所以投入也是很大,可是這些外教真的合格嗎?
近日,北京發布通知,今后到北京工作的外籍教師除語言類之外,須有5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語言類“洋外教”必須持語言教學資格證。消息傳出,引起廣泛關注。相關專家人士分析,此規定有利于整肅目前培訓機構聘請外教資質混亂的局面,那些聘請黑外教的機構將難以維系,面臨調整。
□現狀
外語熱催生外教熱
隨著出國留學熱潮興起,英語培訓行業近年呈現迅猛增長勢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機構之間的比拼已不滿足于課程、教學等硬件,“外教”成為越來越多的英語培訓機構尤其是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在招生宣傳時一個重要的賣點。
家長曹女士最近正在給5歲的兒子選擇英語培訓班,每次去機構咨詢時她都會問同一個問題:“有沒有外教課?”曹女士認為,機構有外教教學質量一定錯不了,但對于外教來源、資質等具體問題她表示從未向機構要求核實。正是為了迎合像曹女士這樣的家長心理,目前少兒英語教育機構主要通過“純外教”、“一對一”、“小班授課”等國外英語教育的噱頭進行宣傳,在招攬生源的同時,也是為了契合家長對外教的偏信。
在我國,對外教招聘學校有資質要求,只有獲得國家外國專家局頒發的聘請外教資質證書的學校才可以聘請外教。具有外教聘請資質的學校才可以給外教辦理工作簽證和外國專家證,合法使用外教。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具有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的學校和機構約有近500家,其中以中小學和國際學校、教育培訓機構居多,達到363家。其中,具備聘請外教資格、以英語培訓為主的培訓機構有82家。
資質混亂水平參差不齊
記者從部分培訓機構了解到,現在市場上英語教育機構的外教人員,有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但絕大部分的外教都是來自非英語母語國家。由于英語培訓行業準入門檻較低,在旺盛的外教市場需求和巨大的商業利益之下,外語培訓市場還是充斥著不少濫竽充數者。
有的學校根本沒有聘用外教的資質,但為了吸引學生,采取種種辦法進行規避。如有的機構利用與中介公司合作,引入無教師資質的外國人,進行簡單包裝后打造成“外教”給學生授課;有的小機構則聘請在華求學的外國留學生,打黑工。
“黑外教”、“洋盲流”在國內大量涌現,對中國少兒英語教育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危害。有些外教本身英語就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孩子模仿后,很難再改正。曾有一名上海的家長在網上吐槽,兒子上了一個月的外教課程后,發現“外教”發音不標準,經打聽才知道,“外教”是個印度留學生。
外教事件頻發敲響警鐘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一些外教沒有經過正規的教師技能培訓,特別是由中介公司委派的外教,跟培訓機構沒有合同約束,按小時收費,導致流動性很大,教學上無法做到系統嚴謹,人員的不穩定性暴露出一定的安全隱患。近年來關于外教的違規案件屢見報端。
去年4月,北京警方通報英國人尼爾·羅賓森(NEILROBINSON)因涉嫌在華非法居留被北京警方拘留審查。此人在2012年因涉嫌傳播淫穢兒童照片和性侵兒童被英國警方通緝,潛逃到中國后竟然在北京某國際學校當上了外教。
去年6月,北京漢普森英語的一名外教在“1對1”教課期間給女學生播放淫穢視頻,還對女學生進行身體上的騷擾,女學生不堪其辱跑出了教室,后來該涉事外教被警方行政拘留7日,并被驅逐出境。
外教事件頻發暴露出學校和機構在外教管理上的漏洞。提高外教準入門檻,嚴把人才引進關的業內呼聲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