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二幼辦學研討會成功舉辦 為孩子奠定積極人生
幼兒園是孩子們夢想起飛的地方,但是對于許多剛入園的小朋友們來說,還存在著諸多的不適應,為了幫助兒童搭建一個有價值的積極人生路徑,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北京豐臺二幼舉辦了辦學研討會,特意針對幼兒園教育展開了一系列的想法,力在不斷豐富和完善學前教育的發展創新。
2015年12月9日,中共豐臺區委教育工委、豐臺區教育委員會主辦,豐臺第二幼兒園、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承辦的豐臺第二幼兒園辦學實踐研討會成功舉行。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楊志成,北京市教委學前處處長張小紅,豐臺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建國,豐臺區副區長、區委教工委書記狄濤,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黨委書記兼社長李開發等多位領導、知名專家,以及來自全國的200多名一線幼兒園園長走進豐臺二幼,點評指導幼兒園辦園念及實踐,提升幼兒園品牌,打造豐臺教育名片。
&ld;游園長,我們園也有個孩子才藝的展示臺,可總感覺孩子和家長(微博)不太積極。我看您的報告里提到了咱們豐臺二幼的孩子非常踴躍,能給我講講怎么辦到的嗎?&rd;&ld;游園長,你們園的教師培訓是怎么做的?&rd;……會議剛結束,游向紅園長就被不少一線園長團團圍住,交流辦學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本次研討會共有200多名來自全國以及北京市各區縣的一線幼兒園園長,他們通過參觀和學習,在園本課程設置、區域活動組織、幼兒園室內外設計、園所管文化、家園共育等各個方面受益匪淺。園長們不僅高度肯定了豐臺二幼的至樂教育文化及辦園實踐,也在交流中不斷學習,完善自己幼兒園的各項工作。
此次辦學實踐研討會上,多名學前專家、知名園長對豐臺二幼的辦學實踐進行高度認可及點評指導。豐臺二幼28年的辦學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完善的&ld;至樂教育&rd;。豐臺二幼不僅創設了美好開放的園所環境、打造了樂學有愛的教師隊伍,形成了互助共生的家園體系,還創建了&ld;關注生命,立足生長,源于生活,富有生趣&rd;的園本課程,以此為載體培養幼兒健全的心智、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積極的生活方式。
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楊志成對豐臺二幼的課程和至樂教育文化非常認可。他指出:&ld;課程邏輯是基于對兒童一生的發展目標的思考,為孩子一生搭建一個有價值的積極人生的路徑來構建,起點是兒童今天的經驗,終點是兒童一生的積極發展。從人生發展中探尋學前教育,這是幼兒園課程建構的問題。這個邏輯不僅在幼兒園要遵循,在中小學(微博)課改中也要遵循,所以小學應該像幼兒園學習怎么樣建構課程。&rd;
北京城市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院長魏真、北師大(微博)教育學部學前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杜繼剛、北京市棉花幼兒園園長李建麗也對豐臺二幼的管特色、師資隊伍培養和辦園念等方面進行了評價,他們認為豐臺二幼可以作為辦園實踐的樣板大力推廣。
北京市教委學前處處長張小紅在研討會的最后做了熱情洋溢的總結發言,她對豐臺二幼的辦學實踐表示肯定,&ld;豐臺二幼的教職員工,尊重教育規律,遵守教育原則,對自己的職業忠于職守,值得所有人學習。學前教育也是和著時代的旋律,不斷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的。面臨互聯網+全球一體化的挑戰、東西方幼兒教育的碰撞與融合,這種責任與挑戰也是巨大的。教育的終極目標不變,但教育的內容、方法、念都在不斷變化與豐富。豐臺二幼作為有追求的一個教育機構,一直在思考、在實踐、在認真地梳教育實踐中獲取教育經驗,這是不落后于時代的表現,這是讓世界發展與兒童成長和教師成長同步,這對于國家和民族來講,和人類發展來講是重要的貢獻。&rd;
不僅如此,專家們也肯定了豐臺二幼在美育方面的特色和成果,例如:豐臺二幼的每個細節都充滿著設計的創意,樓外墻躍動的音符、幼兒園古樸的木門、隨處可見的笑口常開的小泥人、走廊里鏤空的大雁和花朵……這些細節潤物無聲地影響著孩子的藝術品位。孩子們用自己的畫作、拼插作品、泥塑作品等裝飾著幼兒園,豐富的想象力讓人忍俊不禁,他們的觀察和表達卻讓人感受到了美育在潛移默化中對他們的影響。
今年是&ld;十二五&rd;的最后一年,豐臺區兩委在&ld;十二五&rd;期間重點打造了14場辦學實踐研討會。研討會覆蓋了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業教育和校外教育等各個領域。
豐臺區教委主任張洋在致辭中指出,&ld;今天舉辦豐臺二幼至樂教育研討會,積極探索學前教育。隨著北京市學前教育第一階段實施及第二階段的啟動,豐臺區加大了資源合。擴大幼兒園的教育規模,以引進高校和教育科研機構舉辦幼兒園、辦分園的方式,努力滿足老百姓對優質幼兒園的需求,同時加大學前幼兒園的督導作用,有利促進了豐臺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rd;同時,張洋主任也提到,通過14場辦學研討會的籌備和舉辦,不僅詳細梳了各學校(幼兒園、少年宮)的辦學念和辦學實踐,也通過專家入校指導等方式推動了教師的發展,完善了課程、活動,使學校(幼兒園、少年宮)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提升;不僅如此,辦學實踐研討會的舉辦也推廣了各個學校(幼兒園、少年宮)的優勢特色,真正打造了一批豐臺區的教育品牌,為打造豐臺教育強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