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飛機起落架有那么多講究
在古代人們就夢想能夠像鳥兒一樣能在天上自自在的飛翔,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想飛上天不再是夢。飛上美麗的藍天,近距離的欣賞藍天天空。可是大家知道為什么飛機起落架也有那么多講究嗎?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起落架是飛機非常重要的部件,其作用是在地面(或水面)停放、滑行、起降滑跑過程中,支撐飛機的重量,吸收撞擊的能量。于起降場地的不同,起落架的滑行裝置差異很大。
在水面起降的水上飛機,其滑行裝置有兩種‐‐船身式機身和舟狀浮艇(形狀像一艘小劃艇的密封浮筒)。有些船身式水上飛機在機翼下還配置有兩個輔助的小浮艇,起平衡作用。部分水上飛機還帶有可收放的機輪,除了可以在水面滑行外,還可使用機輪在地面滑行。
滑橇式滑行裝置主要用于可在冰雪場地起降的飛機,其起落架的機輪下配有滑橇,或干脆以滑橇代替機輪。也有飛機使用過履帶式的起落架,以適應不平的地面,但因存在很多技術問題,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不過,大部分在陸地起降的飛機采用的是機輪式起落架。機輪主要包括輪胎、輪轂和剎車裝置等,其作用是減小飛機在地面滑行的阻力,吸收著陸觸地和地面滑行時的撞擊能量,并利用剎車裝置縮短飛機著陸的滑跑距離。很多機輪式起落架都做成收放式的,可以在飛行時收起來,以減少飛行時的阻力。收放式起落架收放的動力主要有液壓、壓縮空氣和電動,其中液壓收放式應用最廣。為保證安全,起落架除了主收放操縱系統外,還備有應急放下系統。應急放下系統可利用起落架自身的重量、迎面氣流吹擊或其他方式將起落架放下,保證飛機安全著陸。
根據起落架在機身上的設置類型,可以分為前三點式、后三點式、自行車式等。早期飛機大多采用后三點式起落架:把兩個大輪設置在兩側機翼上,再在尾巴上設置一個小輪。這種方式結構簡單,落地時三組機輪可以同時著地,但是難以對準跑道。所以,今天大部分客機都采用了前三點式起落架:在機頭下方設置一組機輪,再在兩側機翼上設置兩組機輪。這種方式使飛機在起落時較容易保持水平,飛行員的視野也比較好。自行車式起落架的兩個主機輪設置在飛機腹下,前后排列,就像自行車一樣。有時在兩個機翼上也會設置兩個小輪以輔助飛機平衡。這種起落架多在軍用飛機中使用,以增加機腹的空間,用來裝載武器彈藥。
起落架看起來只是一個帶輪子的桿,其實遠沒有那么簡單。為了緩沖起落架在起降時的沖擊,很多起落架都有緩沖裝置。比如,套筒和活塞桿套連接起來的套筒式減震裝置,以及通過搖臂與減震器組成的搖臂式減震裝置。有一些艦載飛機的起落架上還要安裝牽引鉤,以便掛到彈射器的滑塊上。
在飛機著陸和起飛時,機輪的速度會在瞬時從零加速到幾百千米每小時,因此對輪胎的質量要求非常高。這種輪胎一般優質橡膠與堅韌的紡織品交織而成,質地堅固而耐磨。即便如此,它仍會在偶然情況下遭受損傷。2000年7月25日,法國航空公司的一架&ld;協和式&rd;超聲速客機在巴黎機場起飛時,左側主起落架機輪被跑道上的異物刺破爆胎,高速的輪胎破片擊穿了油箱引發大火,導致該機在幾分鐘內爆炸墜毀于機場附近。&ld;協和式&rd;客機受此慘痛事故的影響,最終于2003年10月全部退出了商業飛行。因此,及時清掃跑道上的雜物,也是機場地面人員的一項重要工作。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每次起飛作業前,全體甲板人員都要肩并肩排成幾排,沿飛行甲板&ld;地毯式&rd;搜索、清一遍,以避免異物造成飛行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