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秘的原因,寶寶便秘怎么調理
家長朋友們,你們有沒有遇到過寶寶發生便秘的時候呢?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你們一定都非常的擔心吧,想著用什么方法來幫助寶寶改善這一情況呢,下面小編推薦的內容相信對大家非常的有用哦,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對于寶寶來說,每天生活中的大事總離不開這幾件:吃奶、睡覺、排便。正因如此,嬰兒期寶寶一旦便秘,家長們總會焦慮萬分。便秘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確實不容小覷,如果孩子排便間隔超過48小時,即可視為便秘。而便秘時間長了,會導致孩子食欲減退、腹脹甚至腹痛、頭暈、睡眠不安等,嚴重的會出現脫肛或 肛裂出血。因此,家長要積極防治小兒便秘,但同時也要注意使用正確的方法,否則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留下后患。
1、嬰幼兒便秘,大多數與乳類營養成分失調有關:如今很多乳制品中,蛋白質、脂肪過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蛋白質(如牛奶、奶粉中的酪蛋白)較難 消化吸收,多余的就會與鈣結合成堅實的糞塊。至于脂肪,多了也可與腸腔中的鈣結合成皂塊。此外,脂肪分解后形成的短鏈脂酸,到了大腸可以降低大腸蠕動,大 便在那里貯久了,水分被吸收,就留下了干巴巴的糞塊。
2、食物攝入量不足:這種便秘常伴有寶寶體重不增、食后啼哭等癥狀。
3、濫喝涼茶:有的家長認為寶寶便秘是&ld;上火&rd;所致,一個勁給寶寶喝&ld;涼茶&rd;。但實際上涼茶喂多了反而會擾亂寶寶胃腸消化功能,影響嬰兒食欲和削弱嬰兒體質。
4、濫服中藥:有的家長以為寶寶的便秘是中氣不足引起的,因此亂用黨參、北芪等中藥給寶寶&ld;提氣&rd;,結果鬧得嬰兒興奮煩躁不已,更難以排便了。
5、寶寶的生活環境改變了。比如:搬家、換了一個保姆。生活方式的改變會讓孩子緊張或有壓力感,這些都有可能導致便秘。不過,這些都是臨時性的便秘。
6、寶寶變得自我了:隨著寶寶長大,到了1歲多的時候,有的小孩會開始有一種新的自我觀念,他(她)需要從父母身上分離出去,所以喜歡對父母要求他們做的事說&ld;不&rd;。于是,寶寶開始拒絕去衛生間,憋著大便,導致便秘。
7、飲食不足:嬰兒進食太少時,消化后液體吸收余渣少,致大便減少、變稠。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可使大便干燥。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甚至萎縮,收縮力減弱,形成惡循環,加重便秘。
8、食物成分不當:大便和食物成分關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而碳水化物不足,腸道菌群繼發改變,腸內容發酵過程少,大便易呈堿,干燥; 如食物中含較多的碳水化物,腸道發酵菌增多,發酵作用增加,產酸多,大便易呈酸,次數多而軟;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則大便潤利。如進食大量鈣化酪蛋 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皂,糞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類食品較谷類食品易于便秘。小兒偏食,許多小兒喜食肉類,少吃或不吃蔬菜,食 物中纖維素太少,也易發生便秘。
9、腸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很常見。另外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的習慣,而學習時間不能 隨時排便,上課時憋住大便也是導致便秘的常見原因。常用瀉劑或灌腸,缺少體力活動:營養不良、佝僂病、高鈣血癥、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肌無力等,都因腸壁 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經功能失常、腹肌軟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結。服用某些藥物可使腸蠕動減少而便秘,如抗膽堿能藥物、抗酸劑、某些抗驚厥 藥、利尿劑以及鐵劑等。10、體格與生的異常: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巨結腸、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應進行肛門指檢、下部脊柱和會陰 部檢查。有的患兒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遺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