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開學季 如何科學處理寶貝分離焦慮(2)
分離焦慮產生的原因
1環境的巨大變化
幼兒離開親人進入幼兒園,環境上的巨大落差,使其焦躁不安。
活動規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幼兒園中有較為嚴格的作息時間表,這對自慣了的幼兒有一定的沖擊性。在家中,有些幼兒因為家長的遷就溺愛,養成的一些不良的生活規律和習慣,在幼兒園固定化的生活制度下得不到紓解,便會引起幼兒心、行為上的反抗。
成人與幼兒的關系
在家中,寶寶每天看見的都是至親,而剛進入幼兒園見到的老師和小伙伴們都是陌生面孔,寶寶難免會感到不安全。入園之前,往往是一大家子人圍著一個孩子,使他已經習慣了大家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但是進入幼兒園后,按照師生比例,一位老師需要負責15-20名幼兒,這和幼兒在家中的獨寵有著天壤之別。此外,為了得到和在家中一樣多的關注度,幼兒們不可避免地會去競爭,搶占喜歡的玩具、爭奪老師的喜愛等等。
陌生的活動環境
離開家里熟悉的環境,外面的一切都會讓寶寶感覺陌生和新鮮。從課桌板凳到午睡的小床等等都陌生的,這在引起寶寶好奇和新鮮的用時,還會使他們感到恐慌和不安。如有的幼兒在家中玩玩具都是坐在鋪著泡沫墊的地上,而在園里則必須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玩耍,這就會引起幼兒的不適應而造成心上的壓力。
要求的提高
進入幼兒園,寶寶就脫離了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要學著自己吃飯、睡覺、穿衣脫衣、上廁所、玩耍等等,這對缺乏獨立和自能力的幼兒來說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巨大挑戰。
2家庭的因素
幼兒進入幼兒園適應快慢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家長的教育方式。 那些平時溺愛嬌寵、一切包辦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寶寶在進入幼兒園后則需要較長的適應期,有部分孩子甚至因為環境上的巨大差異和改變而出現情緒和生上的不適應。相反,那些注意幼兒獨立性培養、鼓勵寶寶去探索陌生環境和結交小伙伴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寶寶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出現情緒問題的情況比較少。
3自身個性與經驗
實驗研究證明,寶寶自身的個性和分離經驗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有很大的影響。 那些相對而言,性格外向、活潑好動的孩子比內向、安靜膽小的孩子更容易融入和適應新環境。
多數孩子會出現分離焦慮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家長們需要多花心思,多點耐心去對待,孩子需要你的陪伴一起度過這個階段。 家長的處方式得當,孩子會更加健康成長。
如何處孩子的分離焦慮
當你準備和孩子分開時,清楚讓孩子知道你會回到他身邊
孩子焦慮主要是因為他不確定你是否回來,不確定你什么時候回來,此時的他內心缺乏安全感。清楚地告訴他,你在什么時候會回來,或者是告訴他,過一會就會來找他。
要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
你希望孩子從離不開你過渡到你不在他身邊他仍可以自在的玩耍,這一定需要一個過程的。你需要慢慢讓孩子適應這個過程。比如一開始你可以在一旁看著孩子玩,之后可以離開1、2分鐘就回到他身邊,同時有其他人可以陪著他,增加與他的互動,之后你可以逐漸拉長離開他視線的時間。
當孩子基本適應之后,應更為果斷
當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基本可以適應有別人陪伴的時候,如果你有事需要走開,這時候要果斷一些了,孩子可能還是會哭鬧,但這時候不能因為他一哭鬧就妥協了。否則可能會重新建立起孩子強烈的依賴感。孩子需要慢慢去接受這個過程的。
需要其他照顧者的配合
當孩子注意力都放在你身上的時候,估計你很難走得開。當孩子因為你的離開而開始不高興的時候,其他的照顧者可以運用各種方式轉移他的注意力,逗他玩。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吸引的。
當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情緒時,需要適當安撫
當孩子因為你的離開而哭鬧時,這時候家長應該給孩子適當的安撫,這種安撫能夠讓孩子感覺安心一些,降低這種焦慮的情緒,再用其他東西轉移他的注意力。不要因為孩子的情緒而罵孩子或者懲罰孩子,這樣不僅不能緩解情況,反而會讓孩子內心的不安感更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