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開展網絡課程 孩子在家就可以接受教育
小學教育是孩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小學教育有可能會引導孩子長大之后的走向問題,所以很多東西必須得從小學抓起,近日,浙江開展網絡課程,下面就由5068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的最新的消息吧!
如果不是3年前受到可汗學院的啟發,杭州西湖小學教育集團的田佩章老師不會想到在互聯網上開課程。觸“網”后的田佩章,將豐富的數學內容編織成《每日一題》的微課程。一學期下來,微課累計點擊量已超過10000人次。
網課,這種擺脫了時空局限的互聯網遠程教育模式,目前已在我省教育領域生根開花,各地已經建成覆蓋小學到高中所有學科年段的各類優質數字資源,建成國家精品課程200余門、省級精品課程1500門、選修課網絡課程906余門、微課程1200門,資源總條目超過33萬條,總容量達到3300GB。
高中網絡選修課程是網課中的明星。截至11月中旬,我省共發布了普通高中網絡選修課程近千門,網絡課程在線總訪問量突破520萬余人次,電子教材全冊下載量超過10萬(冊)次。“高中網絡選修課程打破了原有的教育課程結構設置,增強了普通高中教育的選擇性。”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施建國認為。
在我省中小學教師開發上線的各種網課中,短小精悍的“微課”獨占鰲頭。杭州第十四中學的“彩虹學堂”在線學習社區將9門高考學科的視頻、學案、習題、教案等微課資源上傳到學習系統供學生學習,實現了兩校區高三年級共1000余名學生開展在線學習。紹興市魯迅小學教育集團推出了蘊含魯迅文化精髓的“百草園”微課程平臺,設立了三味書屋、朝花夕拾、疾風野草等8大版塊,推出40余門微課程。
網絡教學平臺成為加快我省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利器”。為全省尤其是農村及偏遠地區學校師生提供大量優質數字資源,有力地促進了教育公平與均衡。
據了解,目前,我省中小學校互聯網千兆到校接入率達80%,70%的教室和教師辦公室都達到了百兆通達,基本形成高速、安全、穩定的基礎網絡環境,全省所有中小學校普及了班級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