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父母該怎么教育(2)
時間:
書之意2
素質教育
在孩子開始或接觸新的事物的時候,于認識不深,準備不足,行為表現不太合,出了偏差和錯誤也在情之中。這時候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批評!
第一次錯了可以解,第二次錯了可以諒解,再錯就不能容忍了。
在這個時候進行批評是合的!我很喜歡一句話,&ld;態度決定一切&rd;,錯誤頻頻出現就是更多是于態度的問題而產生的。所以批評是針對態度的,不是針對事情本身的;批評是針對重犯和再犯的,要給孩子第一次改錯機會。但是我們的家長往往表現在首犯時就批評,這會讓孩子感覺很委屈!
而當錯誤和問題再次出現后,比如不想的成績單拿回來后,家長不是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是對成績本身進行埋怨,為自己的不滿向孩子發泄,而這種盲目的批評是很不利于孩子接受和改正的。
讓我們舉個實際的案例來說明,有個初中的男孩很愛玩電子游戲,經常逃課,為此很影響功課,家長非常著急,那么該怎么辦呢?
這個孩子雖然學習成績還可以,但自制力比較差,對后果預見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時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戲。當出現這種情況后,家長應該耐心說明這樣做的后果,還要表達對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這樣的做法有什么不當之處!而切不可大發雷霆,動輒打罵!約翰&iddt;洛克說的&ld;說是對待兒童的真正辦法&rd;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