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加強幼兒素質教育 什么是“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孩子成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素質教育的培養應該從幼兒開始培養,孩子小的時候就可塑性強,很容易培養好的素質教育,近些年來,加強幼兒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話題。但是隨之又出現了一種&ld;偽素質教育&rd;。趕緊和小編一塊來了解一下吧。
就為了做幼兒園的萬圣節作業――南瓜燈籠,加班到凌晨,你信嗎?剛過去的這個洋節日,令網友&ld;六個夢&rd;十分抓狂,&ld;這哪是孩子的作業,分明是給大人做的。親,有必要這么折騰嗎?&rd;近日,本報記者隨機采訪20名幼兒家長,發現幼兒園的奇葩作業還不少,種類挺多,可謂&ld;高大上&rd;,包括手工制作、講新聞、做ppt等。家長們有苦難言:考的是家長不是孩子。對三四歲的幼兒來說,這樣的作業有意義嗎?
為了加強幼兒的綜合素質培養,增強學習知識的意識,許多幼兒園布置了家庭作業。初衷是好的,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情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家長和孩子的互動。然而,一些幼兒園沒有遵循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布置了奇葩作業,如萬圣節快到了,作業就是做一盞南瓜燈,于是家長抓狂吐槽:這也太坑爹了!
作業一領回家,許多家長會安慰孩子:沒問題,爸媽一定幫你完成,可自己心里也沒底。于是全城找南瓜,上網找資料學制作,還有人在群里分享攻略,折騰到凌晨,終于&ld;南瓜燈籠&rd;大功告成,家長仍然擔心做得比別人差,讓孩子在幼兒園里沒面子。更可恨的是,有部分家庭作業,超出了幼兒的認知程度,不如說是&ld;家長作業&rd;。以前孩子當配角,在一邊旁觀,看著父母完成作業,現在難度加大了,看看就困了,睡覺去了,作業只得父母全包了。
時下,一提起教育,許多學校、幼兒園就會跟&ld;素質&rd;掛鉤。幼兒園布置作業標新立異,就得比別人有素質含量。雖然這類素質作業比起單純的書面作業有意義,家長孩子共同完成,也會令親子關系更加融洽,然而,此類作業,如果沒有考慮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能力,不僅會讓孩子感到有壓力,還會讓家長&ld;抓狂&rd;,甚至會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一些外來務工人員,有的家里連電腦都沒有,哪知道ppt是&ld;蝦米&rd;?就算有電腦的家庭,也不是人人都會做ppt,這種作業為難學生,也為難家長,更是&ld;偽素質教育&rd;。
幼兒園奇葩作業是一種&ld;偽素質教育&rd;,這種教育要不得,久而久之會讓孩子有畏難情緒,甚至厭學。幼兒園布置作業,應考慮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千萬別做拔苗助長的蠢事,更不要想通過奇葩作業來展示所謂的素質教育成果。在此,教育主管部門應介入加強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