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開展“全員育人、共同成長”教育活動
素質教育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素質的方法,那么怎么樣的素質教育才可以讓孩子更好地吸收呢?近日,北京市垂楊柳小學構建&ld;全員育人&rd;模式的活動,下面5068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ld;在&ls;全員育人、共同成長&rs;的追求下,我們努力營造師生共同成長、親子共同成長、家校共同成長、學校與社會共同成長的良好氛圍&rd;。
徜徉在北京市垂楊柳中心小學的校園內,關于&ld;成長&rd;&ld;生命&rd;的醒目標語隨處可見。&ld;我們關注的不是分數和名次,而是生命的成長。一所學校的成功不在于有多少尖子生為校增光,而在于讓每個孩子的生命陽光般燦爛。&rd;
多年來,這所學校始終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精心培育學生、教師和家長彼此關聯的&ld;生命成長共同體&rd;,形成了&ld;全員育人、共同成長&rd;的素質教育新模式。目前,該校已成為社會認可度較高的朝陽區素質教育示范校。
陽光成長幣,儲蓄師生共同成長正能量 &ld;剛才你能主動幫助低年級小弟弟調解沖突,做得很好,獎勵你一枚陽光成長幣。&rd;于老師衷地為孩子的助人舉動點贊。&ld;陽光成長幣&rd;是該校為打造&ld;全員&rd;&ld;全過程&rd;&ld;全時空&rd;育人氛圍所進行的有力嘗試,全校教職工每周到大隊部領取30枚價值1分的&ld;陽光成長幣&rd;,只要發現了孩子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好行為、小進步,都可以給予他們&ld;陽光成長幣&rd;作為鼓勵。一些孩子還在&ld;陽光成長幣&rd;的激勵下自發成立了&ld;友誼聯盟&rd;,幫助小伙伴調解矛盾、解決學習困難……助人為樂、團結友愛的&ld;雷鋒精神&rd;在校園里蔚然成風。
&ld;陽光成長幣使老師們不再只將成績優秀的孩子視為掌上明珠,而是更多地為孩子們的優秀道德品行豎起大拇指。這讓老師們練就了發現美和閃光點的火眼金睛,對于老師也是一種成長。&rd;鐘亞利表示。老師在日常言行中也更加注重樹人先正己,一支健康陽光的教師隊伍正在形成。近年來,該校向全區輸出了8位正職校長,16名教師被評為朝陽區優秀班主任,其中2人被認定為朝陽區十佳班主任,鄭丹娜老師榮獲&ld;全國優秀班主任&rd;。
5+2>7,搭建家校協作共育立交橋,&ld;教師的角色固然重要,但家長才是孩子們的終身老師。&rd;鐘亞利認為。&ld;我們早在2007年便開啟了促進親子共同成長的&ls;三個十分鐘&rs;活動,&ls;親子勞動十分鐘,親子閱讀十分鐘,親子鍛煉十分鐘&rs;的活動看似短暫,但日積月累便能使孩子在親子溝通中養成良好習慣。&rd;為打造親子成長共同體,學校在兒童節搭設了9個親子表演&ld;夢想舞臺&rd;,鼓勵孩子與家長同臺表演。
如何使5天的學校教育與周末2天的親子教育有效配合,實現&ld;5+2>7&rd;的育人效果,是該校青年教師宋為一直在探索的問題。而對于凝聚家長力量,促進家校協作,他的妙招是巧用班級博客。&ld;我在這個班級博客中開設了&ls;教育視野&rs;專欄,與家長分享有關家庭教育的文章,交流教學心得;&ls;每周知識梳&rs;是學科教學服務的特色板塊,家長可在此了解一周的教學內容;班級榮譽秀和班級相冊則記錄了孩子成長的點滴……&rd;宋為介紹。
該校還設計了一系列家校共育活動,如開設家長培訓班,為家長提供一年級幼小銜接指導、五年級親子溝通指導、六年級畢業指導等;組建家長志愿者隊伍,在體育節、親子登山活動中熱情為孩子服務……
大手拉小手,激活跨年級共同成長內動力,在引導孩子成長過程中,學校重視調動他們自身的內動力,通過學生之間的積極互動,實現孩子們的自我教育、自主學習,因此,我們組建了&ld;跨年級成長共同體&rd;。安排班級時,這所學校將一、四年級,二、五年級和三、六年級分別放在同一個樓層。一年級新生入學時,四年級學生做志愿者,給他們講解學生守則,引導他們參觀校園,檢查身體;五年級大孩子在二年級學生加入少先隊時,為他們親手佩戴紅領巾……大手拉小手的培養模式,使大孩子在擔當中培養了責任意識,小孩子在跟隨中增強了自律能力。
在&ld;生命成長共同體&rd;構建中,垂楊柳小學打造出了符合教育規律,具有鮮明特色的素質教育體系,成為讓每個生命都精彩的生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