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遠縣推進素質教育 從課表抓起
如果說家庭教育必不可少,那么,素質教育就是教育計劃的重中之重,素質教育實施成功了,才可能把全民的素質提高上去,為素質教育我們一直努力著,從不敢懈怠,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一件新鮮事,他們已經把素質教育推上日程了。
近日,中國教育報記者在四川省威遠縣采訪時發現了一件新鮮事:該縣不少中小學每個班都有兩張一模一樣的課表,一張貼在教室里面,另一張貼在教室門外。
為什么一個班會有兩張一樣的課表?課表為什么又要貼在教室外呢?帶著這些疑問,中國教育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改變傳統的教育質量觀
&ld;這是我縣落實&ls;立德樹人&rs;的教育根本任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特別舉措,即通過公示課表的辦法,督促各學校開齊開好音體美及實驗課程。&rd;威遠縣教育局局長張琳向記者道出了原委。
據了解,雖然國家制定了詳細的課程標準和計劃,特別強調要開齊開足音樂、體育、美術、思想品德、勞動等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但在不少地區和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標準時仍存在&ld;打折扣&rd;的現象。
&ld;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狹隘的教育質量觀左右。&rd;張琳坦承,以前威遠縣的部分學校也存在未開齊開足音體美等課程的情況,&ld;在我們縣,老百姓最關注的還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多少學生能考上大學,又有多少人能考上清華、北大。同時,傳統的教育質量觀認為,考試成績只有靠時間的累積才能提高,于是校長、教師自然就擠占音體美等&ls;豆芽&rs;科目,把更多時間花在語數外等考試科目上&rd;。
另一個原因是專業師資缺乏。一些校長雖然意識到開齊開足課程的重要性,但因為找不到、湊不足這些課程的專業老師,只好取消課程或應付了事。威遠縣教育局副局長甘永紅告訴記者,目前,該縣音體美等課程的專業教師仍存在較大缺口,&ld;不少學校都安排語文、數學等科目老師兼任,一部分專職教師也是半路出家的轉崗培訓&rd;。
&ld;如果繼續按照這種模式辦學,教育只會走入&ls;死胡同&rs;。&rd;張琳說,通過時間累積、題海戰術提高學生分數、教育質量的做法早被證明是不可持續的,&ld;短時間內雖然見到效果,但學生卻失去全面發展綜合素質的機會,從長遠看得不償失&rd;。
基于對學生未來人生發展負責的念,威遠縣決定把素質教育念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