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的差別 家長和老師們領會了嗎
&bsp; 眾所周知中國教育模式和國外有很大的差異,教育存在好多弊端,所以條件好的家庭寧愿花高價吧孩子送往國外就讀。中外教育之所以有如此諸多的差別,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我們的師道從古至今形成的是傳道、授業、解惑,解惑就是把問題解決了,殊不知起疑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孩子不會產生問題是不好的,能夠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觀點是最好的。現如今,我們的學校有升學和考試排名,社會上也受科舉制度的影響,也更多看重學習,于是就有&ld;一心只讀圣賢書&rd;一說。讀書即讀已經形成的、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的知識,只需掌握、運用即可,無形中便在我們的孩子頭腦中沒有了創新動力細胞。而國外歷史經過若干次變革,不斷更新,人們已經習慣了接受新事物,并努力去推陳出新,在教育方面便體現出鼓勵創新,鼓勵個性化發展。
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曾經有過&ld;文景之治&rd;、&ld;貞觀之治&rd;、&ld;康乾盛世&rd;的輝煌,每每回顧起來,都讓我們引以自豪。唯獨提起中國近代的屈辱史,就讓我們無法接受,但回顧歷史是無法回避的。于是人們便提出,牢記屈辱的歷史,不忘家仇國恨,但人們更多的時候應該展望未來,為了將來的強大而努力。國外很少經歷過中國這樣的歷史,所以他們則立足于現在,更多的是展望未來。
中國人大多受封建社會影響,長期以來總是有&ld;父為子綱&rd;的思想,孩子只要在父母身邊便永遠是孩子,永遠受到父母的愛護,孩子也要完全聽從父母的意見。國外大多崇尚個人奮斗,所以很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再有,我國幾千年來一直是&ld;人治&rd;社會,人們更多的是依賴人,而不是法。國外目前法制比較健全,人們已經習慣了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而不是以個人暴力來對抗暴力。總之,中外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我們不光要認識到我們的長處,更要的要認識到我們與國外教育的相比的不足之處,學習他們的長處,努力完善中國的教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