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五個方法(2)
嬰幼兒素質教育是系統化的工程,它涉及智力開發、科學喂養、體質鍛煉、心素質和性格培養、美德熏陶等。它寓教育于生活中,養教結合;寓教育于游戲中,教在有心,學在無意。它是個性化的教育,其教育必須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符合孩子的個性。
嬰幼兒素質教育的這些特點要求家長細心。要細心關注孩子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抓住可施教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要細心關注孩子的言談舉止,了解孩子的潛能、特點,因材施教,使教育符合孩子的天性;要細心觀察孩子的各方面發展是否平衡,對不足的方面強化訓練,以培養和造就完美人才;要細心觀察孩子對教學的反應,以了解教學的內容是否適時、適度、適量,使教育更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要細心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行為,防微杜漸,發現有不良的行為即以糾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有的家長可能要說,我按照教學大綱進行總會沒錯,教學大綱是有關部門針對一般的嬰幼兒制訂的,照搬可能并不適應你的孩子。嬰幼兒的發育速度有快有慢,個性也不相同,你的孩子是獨特的,他有別于其他的孩子,因此家長教育孩子必須細心,如果粗心大意,盲目施教,會收效甚微,甚至揠苗助長,傷害孩子。
嬰幼兒素質教育是啟蒙教育,于受教育者的生和心都未發育成熟,教育又以啟蒙為主,即以開慧、健體、習性、養德為主,故嬰孩對教學的反應不一定及時,教學的成效不會立竿見影。比如教嬰孩把物,你要多示范幾次他才會把;教嬰孩識物,你要指認多次他才會知道,教嬰孩學語你要反復的誘導他才會說;孩子早期教育形成的智力優勢、良好的心素質和個性要較長時間才能顯現。
有的家長在教學初期熱情高、勁頭大,教幾次后見嬰孩沒有反應或見效小,就失去耐心,放棄了教育。嬰幼兒時期是人生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智力發展迅速,心素質和性格形成,此時教育受益終生,此時放棄教育是&ld;錯過春光無處尋&rd;。家長教育孩子應有一份耐心,要相信有一份播種就有一份收獲。
嬰幼兒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它以開發智力、強壯體魄、培養良好的心素質和性格、美德為目的,以環境熏陶、潛移默化等為手段,寓教育于撫養嬰孩的個過程中,因此教學時間長,如孩子智力的開發需要千百次花樣百出的游戲活動的磨練;孩子的習性需要良好的行為舉止的日積月累;孩子的養德需要無數寓情、寓、寓美的藝術活動的熏陶,這些教學項目,沒有恒心是完成不了的。半道施教、半途而廢、一暴十寒都會影響教學的效果。家長惟有持之以恒地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才會取得豐碩的成果,才會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嬰幼兒素質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愛心、信心、細心、耐心和恒心,這&ld;五心&rd;是家長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