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內涵
朋友們,討論到素質教育,你們在學校里面感受到了嗎?以前我們讀書的時候只是一味的強調學習是多么的重要,現在不是這樣了,現在要全面發展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ld;素質&rd;原本作為生學范疇的一個名詞,是指人的神經系統、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等先天賦予的特征。這種特征是人們獲取知識、增長才能的基礎,其外在表現為性格、意志等。現在,&ld;素質&rd;已發展演繹成一個更綜合的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的基礎上受后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實踐,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發展基本品質。
關于人的素質內涵,現在比較共識的是包含以下四個部分: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心素質。其中,思想品德素質是人的靈魂與方向,是做人的根本;文化素質是人的發展基礎,體現了人對自然和社會的了解;業務素質是人的立業本領,其不僅包括知識技能結構,還包括工作能力;身心素質則是前三項素質的物質與精神的基礎,反映了人對自然與社會的承受力。
所謂&ld;素質教育&rd;,就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質為主的一種教育活動。這種教育包括兩大層次的活動:一是國民素質教育,這是一種基礎層次的活動;二是專門人才素質教育,這是一種基于基礎層次的發展層次的活動。對于人生的不同階段,素質教育的任務也不盡相同。正因為人的素質與人的知識、能力一樣,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與實踐得以培養、改造和提高,所以人的素質教育就如同人的知識學習、能力培養一樣,也是非常具體而又實在的,且有著其必然規律可循。
素質教育不等于知識傳授教育和能力培養教育,但知識結構優化、能力結構完備,卻是成為具有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條件。素質教育的實質就是通過教學,以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為主要載體,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換言之,正確處好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三者的關系,促進其協調發展、融為一體,則是素質教育念的關鍵所在。
實施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要從教育思想、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計劃、課程教材、考試評價以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入手,將素質教育滲透在專業教育中,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始終,通過教育過程的體優化來實現。
1、合調人才培養方案,增開必要的素質教育課程,探索適應&ld;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rd;項目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ld;兩課&rd;主渠道的教學,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好基礎,使學生牢固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正確的道德觀念;加強學生的文化修養,文科專業開設一些自然科學課程,科專業開設一些人文素質的課程;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大其在教學中的比重;健全學生心,針對遠程教育條件下學生的心特點,開設心健康的選修課程或專題講座、報告,加強心輔導和幫助;注重培養學生勇于開拓、創新,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手段,加強素質教育。校園網上要開設素質教育的專門欄目,組織一些素質教育的典型教案;開設網上學生心測試和咨詢服務;開設網上電子精品書庫;虛擬網絡校園文化氛圍;充分利用社會上豐富而鮮活的各種多媒體素質教育資源;編制、開發系統的素質教育軟件等來開展素質教育。
3、大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濃烈的校園文化氛圍。舉辦各種類型的文化素質教育講座、開展素質教育讀書活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青年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書法、寫作、文藝、計算機等各種有益于提高素質的競賽活動,加大素質教育的評優和獎勵力度。還要結合重大節日,經常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鼓勵、支持學生成立學習小組和興趣小組,引導他們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
4、加強素質教育的考核,建立符合開放教育學生素質教育的評價、考核機制,注重對素質教育過程的檢查和平時的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