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學多名學生頭暈流鼻血 家長稱未竣工就開學
9月1號開學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月的時間,全國各地中小學校就頻頻曝出安全問題,著實令人擔憂。日前,據悉南京一中學多名學生頭暈流鼻血,家長稱該校在未竣工時就開學。而校方卻稱在搬前檢測已經達標。面對家長、學校各執一詞的說法,大家都犯了難,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盡快解決問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
8月剛剛交付使用的南京外國語學校河西分校開學后,學生小偉(化名)突然流鼻血,讓父母大感意外。
1.78米的高個兒,愛打籃球,體格健壯,這樣一個13歲的初三學生,9月1日上體育課后,就開始感到胸悶,流鼻血,這一流就是10多天,同時還伴有胸悶、眼睛癢痛、嗓子疼、咳嗽等癥狀。如此反常的現象把父親劉先生和母親嚇得不輕。
“學校學生總數不足600人,截至9月9日竟有100多名孩子出現身體不適。”南京外國語學校河西分校(下稱“南外河西分校”)多名家長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們統計的情況稱,除了小偉出現上述癥狀外,有的孩子還出現頭暈、嘔吐、持續口渴,甚至淋巴結腫大、消化道出血等不適現象。
對于該校塑膠跑道的氣味,南外河西分校校長東群并不諱言:“塑膠跑道一直有氣味,天熱的時候氣味大,天涼的時候氣味小。”
但東群9月14日對澎湃新聞稱,根據她掌握的數據,星期一(9月12日)有14個同學因為各種原因請假未到校,13日出現類似情況的有21人,14日有28人,這一數字與全校學生人數相比,比例不高,不能因為這28個學生把新學校“撂荒”了。
針對上述情況,南京市建鄴區教育局表示,學校室內全方位的環境檢測初步反饋的數據“是不錯的”,最后的成品數據還要等到14日下午才能出來。9月17日晚10時許,南外河西分校在官網公布了“校園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檢測的結果公告”。公告顯示,相關檢測指標均符合規定。校方稱,這說明全校師生目前使用的教育教學活動區域“是安全的”。
對于室外環境,建鄴區教育局已聯系蘇州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校內運動場環境空氣進行檢測,該公司將盡快制定檢測方案。教育局也歡迎家長選擇推薦國內有相應資質的任何一家檢測機構,對學校的環境進行二次檢測。
家長稱有百人身體不適
南外河西分校的家長辛先生說,9月9日下班回到家,聽妻子說,女兒左側淋巴結腫大。他帶著女兒相繼到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檢查,兩名醫生都告訴他,這是淋巴結腫大,無法確診,只能觀察。
醫生對他說,不能肯定是學校環境造成的,但是環境問題確實會導致淋巴結腫大,是身體對外部環境的應激發應。醫生建議辛先生的女兒遠離刺激性氣體,回家多喝水多休息,過段時間看能否自行消腫,如不能再到醫院復診。
目前,辛先生的女兒淋巴結并未變大,也沒有消腫,后背還“冒”出來一大塊疹子。為此,辛先生陷入了兩難:作為初三即將面臨中考的孩子,如果請假遠離校園里的刺激性氣味,有可能落下功課;可是如果不請假,對孩子的身體會不會產生更大的隱患?
9月14日上午,南外河西分校的數十名家長來到該校食堂與建鄴區教育局和校方對話。
一名有過醫生經歷的學生家長說,孩子們出現上述癥狀,很可能是因為在污染的環境里學習。該家長還說,醫院對此無法確診,因而無法出示鑒定報告。
“剛才初三(3)班有個孩子打電話給家長說,班上有好幾個孩子流鼻血,希望校長核實一下情況。”當日10時30分左右,對話會正在進行時,一名家長頗為焦急地站起來對校長東群說。
根據家長們的初步統計,截至9月9日,出現流鼻血、出疹子、咳嗽、頭暈、嘔吐、持續口渴、淋巴腫大等不同癥狀的孩子已有接近100人。李女士的孩子表現得最為嚴重,“周三(7日)已住進了醫院 ”,當天嘔吐物帶血,醫生診斷為消化道出血,住院兩天才回家,至今請假在家休養。
有家長稱“未竣工就開學”
南外河西分校位于南京市建鄴區吳侯街、太清路交匯處,于2012年開始籌建,2015年底基本工程全部完成。2016年8月通過各項驗收后正式交付使用。
校方在其官網發布的情況說明顯示,搬遷至現校址前,教育局按照相關規定,對校舍進行了檢測,各項檢測指標“均達到國家驗收標準”,并將學生原使用的課桌椅搬遷至現在的新校區繼續使用。8月29日,學校召開了部分家長代表會議,針對家長提出的關于校舍環保等問題進行了說明,并向家長提供了校舍的檢測報告,得到了家長代表的認可。
“只有拿到了竣工驗收報告才能交付使用。”從事基建領域的家長吳先生向澎湃新聞表示,8月31日才開竣工驗收會,預計15個工作日才能拿到竣工驗收報告,他懷疑竣工驗收報告9月20日左右才能下達,但學校已經于9月1日開學。
根據吳先生的職業經驗,既然“還未竣工”,“一切檢測都沒有意義”,比如說,學校還在裝修噴油漆,那么做出來的環境檢測數據就不真實。
據吳先生介紹,近期,家長們發現孩子集中出現身體不適后,委托了一家專業檢測機構對環境進行檢測,但該機構認為,該校并未竣工不具備檢測條件,只能作罷。為何學校能做相關檢測,讓一些家長費解。
在學生家長與校方的對話會上,搬離南外河西吳侯街校區成為了家長們的一致訴求,現場100多名家長表決結果是百分之百通過。
但是,校方以他處沒有校舍、搬至他處購置教學器材程序繁復等理由予以拒絕。
室內空氣檢測合格,但未公布相關數據
13日傍晚,南外河西分校通過官網發布一份“關于部分家長擔憂環境問題的答復”。
校方表示,南京河西外校作為一個剛投入使用的新校園,“雖然尚有部分設施處在運轉調試過程中,但是從目前的各項專業檢測數據來看,已開放的學生日常使用的區域是安全的”。
該答復稱,開學一周后,“發現有極少數學生出現流鼻血、頭暈等癥狀后”,該校于9月7日召開了家長委員會會議,提供學校校舍檢測及場地的檢測數據,同時了解家長的擔憂關心的問題。
校方稱,對于家長不放心的足球場、報告廳,已立即停止使用,并為每個班級配備了綠色植物、活性炭,要求各班級開窗通風。同時,緊急聯系相關專業機構于9月10日、11日對學校室內進行全方位的環境檢測。初步反饋的檢測數據表明,學生正常上課、活動的教室內的甲醛、氨、氡、苯、TVOC等指標“均低于限量要求”,只有4號樓圖書館由于裝修工程量較大、裝修結束時間較短也未能開窗通風、部分數據處于臨界值。
該答復稱,對于家長提出校內經常有刺鼻的油漆味,經巡查,發現此味道“來源于周邊正在裝修施工的樓盤”,“對此,建鄴區政府已經積極聯系河西管委會,并針對此問題聯系施工單位進行協調,施工單位已保證錯開施工時間,學生在校期間不進行油漆等項目施工,待學生放學后和節假日再進行,另外上課期間也禁止渣土車進入學校周邊道路。對于學校周邊的交通問題也在積極地協調中,將會盡快解決。”
9月17日晚10時許,南外河西分校在其官網公布了“校園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檢測的結果公告”。公告顯示,教室、實驗室、教師辦公室、宿舍、體育館內的甲醛、氨、氡、苯、TVOC濃度均符合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的要求。校方稱,這“說明全校師生目前使用的教育教學活動區域是安全的”。
公告稱,對于符合標準規定的區域,學校仍將采取通風、灑水、放置活性炭和綠色植物等有效措施,進一步優化環境質量。但在這份公告中,澎湃新聞記者并未看到空氣質量檢測報告的相關數據。
針對家長提出的室外空氣環境檢測要求,該公告表示,9月12日下午,建鄴區教育局已聯系蘇州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校內運動場環境空氣啟動了檢測,并邀請部分家長代表參與。學校也歡迎家長選擇推薦國內有相應資質的任何一家檢測機構對學校的環境進行二次檢測。
附:南京外國語學校河西分校《關于校園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檢測的結果公告》
位于建鄴區吳侯街、太清路交匯處的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于2016年8月通過各項驗收后正式交付使用。在了解到部分學生家長對校園室內環境質量表示擔憂的情況后,學校立即啟動了對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檢測的工作,委托江蘇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按照檢測流程,封閉門窗12小時后,于2016年9月10日采樣,于10至14日期間檢測分析。本著向社會公開、對社會負責的態度,讓所有家長能夠全面了解校園的環境質量情況,現將該檢測情況公告如下:
所有檢測的教室、實驗室、教師辦公室、宿舍、體育館內的甲醛、氨、氡、苯、TVOC濃度均符合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的要求。說明,全校師生目前使用的教育教學活動區域是安全的。對于符合標準規定的區域,學校仍將采取通風、灑水、放置活性炭和綠色植物等有效措施,進一步優化環境質量。
同時針對家長提出的室外空氣環境檢測要求,9月12日下午,區教育局已聯系蘇州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校內運動場環境空氣啟動了檢測,并邀請部分家長代表參與。學校也歡迎家長選擇推薦國內有相應資質的任何一家檢測機構對學校的環境進行二次檢測,檢測的過程邀請家長代表、媒體全程參與,檢測的結果向社會公開。以確保全校師生的健康安全!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
2016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