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女教師去世前捐出一對眼角膜助兩人重見光明
&bsp; 古話說得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也一樣,雖然不是要大家追求死的要有多么轟轟烈烈,但是,盡自己所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豈不是更好。日前,重慶一女教師在去世之前,毅然決然的將自己的眼角膜捐給了兩位失明的患者,貢獻出了自己最后的一份力量。
3月12日,在重慶云陽縣中醫(yī)院,43歲的教師楊志東因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衰竭處于彌留之際。&ld;一定要把我的眼角膜及時取出,在我快離開人世前通知紅十字會。&rd;女兒劉瑾想起母親曾叮囑過的話,聯(lián)系了重慶市紅十字會,在重慶市遺體(角膜)捐獻志愿登記表上替媽媽簽下了字。
13日上午10點,楊志東停止了呼吸,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技術(shù)員李微接到紅十字會的通知,迅速從江北前往云陽縣提取了楊志東的眼角膜。&ld;楊志東的一對眼角膜清澈透亮,將會為兩人帶來光明。&rd;
楊瑾回憶,母親腦出血中風(fēng)后,雖然運動有些障礙,但意識還比較清醒。那時候她就打算捐出角膜,希望可以為需要的人帶來光明。
楊志東曾是重慶云陽縣桑坪小學(xué)一位普通的數(shù)學(xué)教師,辛勤工作了20余年。&ld;她經(jīng)常備課到深夜,還在課余時間給孩子們講題、補習(xí)。&rd;楊志東的同事楊清泉說,學(xué)生見到她特別親熱。
有一天,楊志東在去送材料的途中不慎摔倒,腦部出血,引發(fā)腦出血中風(fēng) ,從那以后,她就再也沒上過講臺。楊志東的心里一直放不下學(xué)生,希望有一天能走上講臺,再給他們上堂課。
中風(fēng)后,楊志東行動不便,重上講臺的愿望一直沒能實現(xiàn),但她用行動給孩子們上完&ld;最后一課&rd;‐‐用愛心傳遞光明,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楊志東中風(fēng)后,生活無法自,她又不想給正在外地上學(xué)的女兒增加負擔(dān),選擇進了福利院。云陽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對楊志東印象特別深,&ld;她生病的時候仍堅持看書讀報,右手不便,她就用左手寫字。&rd;
隨著病情漸漸加重,楊志東不但行動出現(xiàn)不便,語言也有些不清晰了,劉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看得出來母親還想回到講臺,就經(jīng)常抄些數(shù)學(xué)題給媽媽做,幫助媽媽鍛煉。
&ld;一想到媽媽的眼角膜能為活著的人帶來光明,我就覺得她好像還活在這個世上,未曾離開。&rd;劉瑾說,與病魔抗爭的這段日子,她看到了媽媽的堅強和努力。伴著媽媽的這份勇氣,她也會更堅強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