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母洗腳成小學生家庭作業 女教師:教學生感恩
&bsp; 為父母洗腳雖然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幾乎每個人都能夠做到,但是,就有那么多人沒有做或者是來不及做,當意識到的時候,會不會已經晚了呢?近日,一名女教師為學生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家庭作業,那就是為父母洗腳,這一做法的初衷就是為了教孩子學會感恩,教他們如何做人。
張燕
師德楷模故事
人物:張燕
單位:達州市通川區實驗小學
達州市通川區實驗小學的語文教師張燕,從教19年來一直擔任班主任,班級管卓有成效,所帶的班級在各項評比中成績優秀,在常規管考核中名列前茅,在平時階段性學習考試中遙遙領先。曾被評為達州市級骨干教師、達州市&ld;優秀科技教師&rd;,還獲得過&ld;第三十一屆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大賽獲輔導教師&rd;二等獎。在教學生做人方面,張燕老師有她自己絕招。14日,張燕接受了記者采訪。
教學生感恩
為父母洗腳成為家庭作業
&ld;和中學生不同,小學生更需要耐心引導,而且要講究方式方法,我的方法就比較特別。&rd;張燕說,她教出來的學生,都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懂得感恩,這與她的教學方式分不開。&ld;低年級的學生,我會教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給父母拿拖鞋、倒水;高年級的學生,我會讓他們回家為父母洗腳,并讓他們寫心得體會。&rd;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張燕除了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外,還會從自己的生活中選取題材,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ld;比如,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樂于助人的故事,就會在課堂上講給學生們聽,讓他們懂得如何幫助他人,做一個真誠的、充滿正能量的人。&rd;張燕說,從教19年來,無論是教哪一個班的學生,她都會首先教大家如何培養好習慣,如何做人。
&ld;我也會以身示范,把我自己的一些正能量故事講給學生們聽。&rd;張燕告訴記者,小學生的解能力有限,但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給他們講道,大家都會樂于接受。在教學生們運用字詞句的時候,她也會啟發大家與生活聯系起來,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活學活用也因此成了學生們最大的特點。
與家長互動
&ld;淘寶體&rd;拉近雙方距離
&ld;我是最近幾年才接觸微信這些社交軟件的,以前甚至都不用手機上。&rd;提及與家長互動的方式,張燕顯得有些難為情。張燕說,她所在班級的家長,絕大多數都是&ld;80后&rd;,手機社交軟件成了家長們常用的溝通平臺,她不得不迅速為自己充電,并學會了用&ld;淘寶體&rd;和家長們溝通,這樣既拉近了家長和老師的距離,又讓自己跟上了新時代的步伐。
&ld;不少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太高,給了學生不小的壓力,這是我不提倡的。&rd;張燕說,在具體工作中,她經常利用各種機會與家長溝通、互動,引導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的負擔。在學習上,張燕則特別注重與家長的配合,&ld;我會首先用我的方式幫助學生進步,實在不行了,我才會請家長一起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管過程中來。&rd;
&ld;相比優生而言,我對差生的鼓勵會更多一些。&rd;張燕舉例說,曾經有一位家長,特別希望他的孩子能考上達一中,但學生的成績又不盡人意。對此,這位學生每一次有進步的時候,張燕便進行鼓勵。該學生表現好的時候,張燕還讓班干部對其進行獎勵。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的努力,這位學生最終以想的成績考上了達一中,結果皆大歡喜。(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曾業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