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中小學生寒假作業最貼心 成績好還能"免寫"(2)
自己書包、書柜,堅持每天自己疊衣服、疊被子、房間,幫助打掃衛生、下廚房當父母的小幫手……這些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可以鍛煉孩子動手能力,培養助人為樂及獨立意識。
汶河小學副校長蔡蓓蓓介紹,汶河小學大隊部專門為學生設計了&ld;良好習慣須養成,我為文明來踐行&rd;的菜單式活動。&ld;學生可以選擇一個或一些好習慣作為自己的培養目標,我們也發了一張表格,用于記錄好習慣養成開始、結束的時間,家長針對孩子每天的表現,給出優秀、良好、一般的評價,鼓勵并監督孩子養成并堅持好習慣。&rd;
蔡蓓蓓說,老師還鼓勵學生走進社區,幫助維護社區衛生、打掃樓道;或是與父母、小伙伴一起去福利院、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過一個文明、溫暖、有意義的寒假。
今年,高郵的武安初中收到一份特殊的寒假作業‐‐每一位學生去拜訪2位小學的老師,并附上照片。
之所以會布置這樣的作業,班主任趙友忠解釋說,前不久,一則《江蘇女教師監考中去世》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轉發。該文稱,正在考試的初中生在目睹自己老師最后掙扎呻吟時,仍平靜地做完題,對于這樣的突發性疾病,如果搶救及時,年輕老師的生命本來是可以挽回的。
&ld;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在我們現在這個浮躁的大環境下,學生應該學會感恩。&rd;趙友忠告訴記者,學生們非常積極,到目前為止班上已經有三四個學生發回來照片。
大家都或許有這樣的印象,開學前惡補寒假作業。&ld;今年我準備先把作業寫完了,再開始玩。&rd;三年級學生小陳告訴記者,之前,他每個假期都要寫到開學前一個晚上。今年寒假,小陳和往年一樣,一早定下計劃:每天早上8點以前起床,寫兩個小時的作業,看半個小時的書。
&ld;可是,每年我都沒能按計劃做。&rd;說起這個,小陳有些不好意思,他坦言今年同樣沒能堅持計劃,但好在爸媽督促得緊,所以每天都按計劃完成一部分。小陳感嘆說,假期好累,除了寒假作業外,他還要上外語和數學的補習班,&ld;補習班也有功課,感覺時間真的不夠用??!&rd;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這邊有學生有條不紊地忙著做作業,那邊還有些學生已經像脫韁的野馬,撒開來玩。
&ld;每年寒假作業都是最后幾天惡補,字寫得龍飛鳳舞。&rd;市民胡先生向記者感嘆說,他們每天都要上班,沒人督促,老人頂多說兩句,所以每年都拖到最后兩天。
調查中記者發現,孩子們寒假作業來不及完成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寒假作業確實多,加上再報有補習班,孩子來不及做;二是孩子的自律性不強,家長也沒有幫助孩子做計劃,并督促孩子完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