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近視率日趨低齡化做好預防工作迫在眉睫
近視的情況屢見不鮮,但是日趨嚴重的低齡化,時刻都在影響著孩子的身體健康,究其原因,有的是酷愛玩電子產品造成的,有的是學習時坐姿不正確造成的,有的是看電視時沒有保持合理的距離。總之,造成孩子視力降低的情況諸多。家長要學會做好預防工作,決不能當做小事,忽視了可不好了。
據石家莊市中小學生視力健康干預中心主任周少乾介紹,干預中心對石家莊市40萬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進行每年4次集體普查。根據最新普查結果顯示,學生患近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且日趨偏低齡化發展,其中,四年級以上學生近視率達到50%,初中生則達到70%,而在2013年的視力普查中,只有學生在升入初中后,近視率才會達到50%。
近視人群向小學生群體蔓延
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內部分小學和中學,發現學生近視問題呈現出年齡降低,數量多,近視度數加重等特點。12日中午,談南路小學和范西路小學放學后,學生們正陸續走出校門,但是在學生隊伍中不難發現,一眼望去很多學生佩戴眼鏡。而且,年級越高,戴眼鏡的學生越多。
“聽老師說,班里的學生近視的越來越多,孩子這么小就要開始戴眼鏡,一直到大學畢業,眼睛得近視成什么樣啊。”正接孩子放學的劉女士說,現在兒子的班里已經有一半以上的同學戴了眼鏡,更有的整個班都成了“眼鏡”班。
而對于近視人群日趨低齡化有明顯體會的運河桃園聯合小學張學艷老師說:“前幾年班里戴眼鏡的同學還是少數,而現在三分之二的同學都戴眼鏡,課下孩子們一些不好的用眼習慣,直接導致孩子們過早地出現了近視問題。”
錯誤意識會導致視力加劇惡化
據周少乾主任介紹,根據中小學生視力普查結果發現,學生視力問題集中表現為,假性近視和真性近視。雖然兩類視力問題常見,但是在學生復查中卻發現,很多學生家長存在錯誤意識。
“假性近視,通過檢查可以完全治好。”周主任說,如果孩子得了假性近視,可以通過自身調節裸眼遠、近視力,到正規眼科機構,進行電腦屈光檢查,通過散瞳等方式,放松眼部睫狀肌等,就可完全治好。但是當孩子出現看東西模糊、瞇眼、眼酸等假性近視表現時,很多家長不以為意,只告訴孩子多休息即可,但是往往假性近視在3個月—5個月的時間內就可發展為真性近視,一旦成為真性近視就不可治療。
“都是自己平時工作忙,關心孩子不夠,前段時間孩子一直嚷嚷著眼睛難受,有時看老師的板書比較模糊,我們家長也沒當回事,以為是孩子太累了,哪想是得了近視。”22中學生家長董先生說,孩子都上初三了,之前視力一直都很好,最近學業變重了,家長也只是讓他多注意休息,根本沒想到孩子會得近視。
孩子一旦出現視力問題,首先就是要到正規眼科機構驗配合適的光學鏡片,但是有的家長反而到街邊一些社會閑散治療處治療,導致孩子視力問題更加嚴重。周少乾說:“干預中心曾接診過一對雙胞胎,倆兄弟患有視功能障礙,不能立體視覺,由于家長長期帶著孩子在街邊一家號稱按摩針灸矯正視力的小店治療,導致兩兄弟本應佩戴600度的近視鏡,而現在,由于眼底無法接受清晰成像,只能佩戴400度的近視鏡,從而進一步加劇了視力的惡化。”
堅持做到用眼“五道防線”
據周少乾說,雖然,近視問題日趨低齡發展,但如果家長和孩子能一起做到合理用眼“五道防線”,也可逐漸減少近視的發生。
一、多進行戶外活動;二、家長盡可能地給孩子提供學生專用的學習桌椅和護眼燈;三、葉黃素是視網膜黃斑區不可缺失的視覺色素營養,家長要注意孩子平時飲食時多吸收葉黃素;四、去正規機構驗佩近視防控鏡;五、學生平時進行自覺的看遠、近視功能調節集合訓練。
此外,家長還應注意,在孩子四歲時候就可進行視力檢查,一定要盡早發現問題盡早治療。同時,原則上10歲以下孩子杜絕看任何電子類的產品,其他青少年看電子類產品時,由于視力高度集中,屏閃等問題,必須保證看15分鐘,休息10分鐘來緩解用眼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