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學推出“籃球操” 學生邊做操邊打籃球
說到體操,相信大家都有做過,做課間操是學生們在校鍛煉的身體的一種方式,近日,南京曉莊學院附屬小學推出了一種&ld;籃球操&rd;,一改以前死板、枯燥無味的做操,孩子們一邊做操,還可以一邊玩籃球。想更多兒童資訊嗎?請看
對曉院附小的采訪從早上9點一直持續到中午12點,了解的東西不少。記者發現,學校的幾乎每一項工作都能體現他們在教育方面的用心之處。
比如,在落實文明禮儀方面,學校把總的禮儀分解開來,每月完成一項,當月完成&ld;說好話&rd;,下月便學習&ld;走好路&rd;,再下月&ld;吃好飯&rd;,每月有新內容。&ld;說好話&rd;方面,從進校門和父母的告別,以及和老師的打招呼開始,到離開學校&ld;同學之間互敬禮,學生再和老師敬禮&rd;結束,都有規范的禮貌用語。
類似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比如目前校方在做的&ld;安全教育&rd;,學校要將地震、消防等各方面的知識和應對方式教給學生,而不是做一次演練了事。&ld;只做演練,小學生感受不到緊張的氣氛,他們甚至還覺得這是好玩和刺激的事,認識不到災害的嚴重性,也學不到應急措施。&rd;于是,學校一段時間內只學一項安全教育,拿地震應急來說,先有地震講座、學校在宣傳欄的地震應急知識,各班宣傳,學生去科技館感受模擬地震,最后才是正式的校園演練。
學校進門處有一個池塘曾養金魚,剛養時第一批小魚全部死亡,學校便以此為課題,邀請學生調查。學生們將金魚帶回家和家長一起解剖,最終找出原因;再比如學校垃圾站位置的確定,依然請學生調查、發表意見,最終學校根據學生的結論定下地址。
這些教育的細節,跟校長魯照斌26年的基層工作經驗分不開。當校長后,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是早上7點到7點40分在校門口迎接孩子上學,觀察每個孩子的親子關系,與同學、老師打招呼的禮儀和精神狀態,&ld;有了這四十分鐘的觀察,一天的工作內容大致就可以確定了。&rd;記者感慨,類似這樣周到的細節,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教育,都應該學習。
每天的大課間,是南京曉莊學院附屬小學的學生們最高興的時刻,因為他們可以玩30分鐘最愛的籃球操。校長魯照斌透露,一開始學生們是練武術操的,可他慢慢發現,武術操被小孩們耍成了花拳繡腿,這才有了這套學校自創的籃球操。
魯校長認為:&ld;教育就是有方法的帶小孩們玩。&rd;因此,除了做籃球操,他還讓學生調查學校池塘的金魚死因、確定校園垃圾站的位置、給新生的座位擺一個月的席位卡等等。
大課間的鈴聲響起,曉院附小的同學們人手一只籃球,齊步邁向操場。在體育老師的口令下,他們齊又嫻熟地玩起了手中的籃球,大大的籃球在他們手中調皮地轉動,忽而升空忽而觸地,觸地時又&ld;演奏&rd;出宛如音樂劇一般的節奏,咚咚聲一時緩慢一時輕快,學生們動作齊劃一,場面很帥。
這就是學校獨創的籃球操。籃球操分花式籃球、律動籃球等三套操,動作要領包括單手運球、雙手運球、手指頂球等等,做完后不僅全身得到運動,孩子們的情緒也很好‐‐做操時學生們全神貫注的神情就是最好的證明。
魯校長透露,他和學校的體育老師還準備用籃球操演練迎賓曲。&ld;這個完全可以操作,大鼓聲是高運球,小鼓聲用低運球代替,操練完成后,學校用籃球版迎賓曲代替鼓號隊,在特別節日表演。&rd;
&ld;學生可以在學習生活的細節中得到教育。&rd;談及教育,魯照斌校長說,他還透露了一個跟籃球操相關的細節。
曉院附小的學生人手一張調查問卷,學生們可隨意調查感興趣的話題,問卷中需寫出調查現象(一般詢問十幾人),分析形成原因,再得出或改善或解決的辦法。調查的話題多與校園生活相關,有些甚至是&ld;校方根本無從知曉的問題&rd;。比如,&ld;班級的午休時間是否被老師上課占用了&rd;&ld;學生是否存在偷用學校ifi上網的現象&rd;等等。&ld;讀一讀不同班級學生的調查問卷,我就大概了解這個班的情況了。&rd;魯校長笑著說。
一個學生關于&ld;籃球操后大多數學生不去洗手&rd;的調查引起了校長的興趣。這名學生發現,僅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在做完操后有洗手意識,大部分學生都&ld;想不到洗手&rd;或稱&ld;沒時間洗&rd;。
&ld;這個細節反映出了孩子們自覺狀態下的衛生意識問題。&rd;魯校長迅速將其反映給各班班主任,而被&ld;點醒&rd;的學生們,現在已經養成了做完操后第一時間洗手的習慣。
另一個細節還是與籃球操相關。學生操練時,記者注意到他們的手上均有一串&ld;手環&rd;,后經了解,這個手環是做完操后用來固定籃球的。&ld;籃球在地上容易滾動,先把圓形環圈放地上,上面再放籃球,就可以將它們擺放得很齊了。&rd;一名同學介紹說。
學校里,一張學生面帶笑容、手拎多個空塑料瓶的照片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魯校長解釋說,這是學生出游時,將喝完的空飲料瓶打包帶回學校的照片,這些空瓶或賣廢品或再利用;另一張&ld;五環&rd;的大照片上,學生們手拉手蹲成五環模樣,&ld;這是去年畢業生留給母校的禮物。&rd;原來,學校要求每屆畢業生須留給母校一件不花錢的禮物,去年恰逢青奧,學生和老師集思廣益,做成了這樣一件創意禮物。
而在每年度曉院附小開學的第一天,校長必定到校門口迎接新生,送上學校給他們的三件&ld;寶貝&rd;,其中一件寶是新生的席位卡。&ld;這個席位卡將在每位新生的桌子上擺放一個月,幫助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互相熟悉,還能夠幫一年級小學生認字。&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