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上學路上車輛擁擠 如何確保學生上學安全問題
孩子們在學校的安全問題是家長們最為擔心的問題,在攀枝花市的第五小學門口,每到放學,學校門口的路上都堵成了一片,學生們在車流中前行,十分的危險。具體情況是什么樣的呢?趕緊和小編一塊來了解一下吧。想要了解更多最新兒童資訊嗎?請看
3月19日7點30分,攀枝花市東區華山益興巷內,楊文杰和同學背著書包往巷道最里面的攀枝花市第五小學趕,準備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
上學路上,不時有車輛從主干道駛入益興巷。路邊右側,因停了一排車,巷道留下的通行空間僅有兩三米,車與人之間的距離多數時候只有十余厘米,有時車輛幾乎是擦著學生的衣服前行,險象環生。
在益興巷路口設有一攔車桿,掛有公告,巷道學生上下學時段限行,但攔車桿卻一直高高翹起,歇崗待業。有設施為何不用?巷道內學生通行安全該如何確保?
3月19日7點半,大量學生匯集到華山益興巷。早于學生進巷的,有停靠在巷道右側路邊的23輛私家車。
其間,一輛轎車駛進巷道,與學生混在一起。為了行車,駕駛員一路狂按喇叭,路上的學生聞聲避讓,因為巷道狹窄,車與人的距離只有十余厘米,有時避讓不開,車輛幾乎是擦著學生的衣服前行。
送孩子上學的周女士表示,人車混行,學生因年紀小,很多時候不能預判危險的情形、行為,極易發生意外。
筆者統計,早間時段,巷道內一共駛入21輛車,其中2輛出租車,2輛面包車,其余均為私家車,此外還有10余輛摩托車。12點放學和14點半上學,因是非上班時間段,進入巷道的車輛共有7輛。17點,小學低年級學生陸續放學,巷道內的人數并不集中,截至18點,車輛通行的數量增加至11輛。筆者多日觀察發現,4個上學、放學時間段,巷道內車輛與學生混行的現象普遍。
其實,早在2014年5月,為了學生通行安全,攀枝花市交警支隊一大隊與轄區學校就發布通告,在正常行課期間上、下學的4個時間段內,對巷道實行臨時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駛入,啟用攔車桿。
攔車桿啟用后,讓人意外的是,不到一星期時間,就停用了。&ld;學生安全通行與群眾生活出行發生了矛盾沖突。&rd;攀枝花市交警支隊一大隊大隊長張大奎說,2014年春季開學沒多久,學生家長在市長信箱中反映了巷道學生通行存在安全問題,根據信息,他們在網上征集意見、轄區張貼告示等,并聯合學校、社區,設置了攔車桿。
然而,在攔車桿啟用的第三天,市長信箱就接到了一封巷道居民反映攔車桿影響大家正常秩序的信件,要求停用攔車桿。
住在巷道內的居民陳師傅表示,巷道內有幾百家住戶。因為上班忙,有些住戶需要在限制通行的時間段進出巷道,限行影響了正常生活出行。
掌握各方沖突后,交警停用攔車桿,派民警值守巷口,人為控制人、車流量。&ld;每天7點半,民警到崗,對進入巷道的車輛進行攔截,確保學生通行安全。&rd;張大奎介紹,人車混行最為突出的時間段為早上,其余時間段車輛通行數量較少,沖突并不大,未安排民警執勤。
可是,學生家長們最近發現,巷口沒有交警值守了,巷道恢復到此前人車混行、無序的狀態。
&ld;交警撤離,只是暫時換了個地方。&rd;針對眾多學生家長的疑惑,張大奎解釋,因為華山天橋的檢修、封橋,過街的學生和行人只能橫穿馬路,為了確保通行安全,民警下撤至主干道,每天早上上學時間攔截車流,引導學生等過馬路。中午、下午等時間段,則交警大隊、轄區東方紅社區組織的人員攔停、疏導。
張大奎表示,待天橋恢復通行后,將恢復益興巷巷口執勤的交警。不過,在他看來,啟用攔車桿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據介紹,因受地位置和現有條件限制,益興巷人行道寬處有1米左右,窄處不足半米,無法設置專用的學生通道, 一些群眾反映的設專用通道、加設減速帶等建議,都不能有效地解決通行安全的問題。
&ld;我們只有21名交警,警力不足。&rd;張大奎說,用攔車桿,可釋放一名警力,也能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安全問題。他們在與反映問題的部分居民面談時了解到,時間沖突集中在早上,早出門或晚出門20分鐘,就能緩解矛盾。&ld;計劃對益興巷內住家戶、單位等發出問卷,對攔車桿啟用的時間、位置等征集意見,爭取與大家形成一個長效方案。&rd;張大奎說,相關工作將在下周開展。攀枝花市第五小學校長張德表示,從學生的安全角度考慮,學校支持啟用攔車桿。東方紅社區黨委書記何國鋒表示,如果交警部門需要就攔車桿問題進行走訪調查,社區將積極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