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了解70%家長選擇民辦學校關注學校風氣
學校是孩子們接受基礎的教育的地方,據調查了解,70%的家長們在挑選民辦學校的時候都是看學校的風氣來選擇學校的,學校風氣好,更容易被家長們信任。更多兒童資訊內容推薦給大家,請看
為孩子選學校,家長更看重哪些方面?昨日,西安基礎教育改革2013~2014年度評價結果發布,其中顯示,七成家長為孩子選擇民辦初中時,更看重學校風氣好不好。
陜西高級人才事務所去年走訪28個大學區101所學校,發放19000多份問卷,對我市基礎教育改革情況進行調研評價,并發布第三方評價報告。
據陜西高級人才事務所首席管顧問林國強介紹,從調研結果分析,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實施,家長觀念正發生轉變。
調研數據顯示,學生及家長在選擇民辦初中時,排在前三位的因素是&ld;學校風氣好、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rd;&ld;師資優秀,教學質量高&rd;&ld;學校管嚴格,老師負責任&rd;。選擇這三項的比例,分別2012年的659%、637%和348%,上升到2014年的703%、676%和541%。
與此同時,對于學校升學率高低的重視程度,已經連續兩年下降,從2012年的519%下降到2014年的379%。
而離家遠近和收費高低,也越來越受到家長關注,分別2012年的207%和67%上升到2014年的246%和156%。
&ld;隨著一系列改革舉措落實,家長的選擇更加性,意識到高升學率并不等于好的教育,更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全面發展。&rd;林國強說。
此次發布的評價報告,還特別關注到各區縣生源變化與教育資源之間的關系。
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進城務工者等流動人口增加,主城區及周邊地區的新生入學數量明顯增加。據林國強介紹,從2011年到2014年,全市小學一年級新增學生12765名,增幅為1439%。
但各區縣之間生源變化不均衡,未央區、灞橋區、雁塔區的增幅分別達到502%、318%、312%,高陵縣、長安區、蓮湖區的增幅分別為279%、276%、214%。藍田縣、周至縣、戶縣則分別減少262%、23%、67%。
報告中指出,于開發區、新建小區學校建設滯后,區域教育資源的短缺情況給新生入學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和困難。
林國強表示,在應對教育資源短缺中,大學區改革發揮了獨特的作用,&ld;在優質學校帶動下,普通學校和薄弱學校的教育教學條件、教學質量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可,在承載快速增加的新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d;
報告中建議教育行政部門,要特別關注連續3年新生增加趨勢比較明顯的5個區,即雁塔區、未央區、長安區、蓮湖區、灞橋區,重點監控并做好適齡兒童數量摸底、政策宣傳和引導、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和教師資源配置等前置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