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基礎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現場會召開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由于在知識經濟時代里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和創造知識的能力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和一個人的關鍵,基礎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日前,陜西省基礎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現場會在榆林召開,為大家呈現了教育教學應用方面的突出表現。
2016年10月28日,陜西省基礎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現場會在榆林召開。中央電化教育館副館長韓駿、陜西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教育廳總會計師劉寶平、副巡視員席建中、榆林市副市長楊東明等出席會議,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主持會議。
韓駿充分肯定了陜西省及榆林市教育信息化特別是教育教學應用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他希望陜西省各級教育部門,圍繞落實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更新理念,創新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實現各級各類資源的充分共享,在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創造新經驗,構建具有“陜西特色,全國領先”的發展模式,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王建利在講話中全面總結了陜西省“十二五”期間在“三通兩平臺”建設、資源配置、教學應用、教師發展、系統平臺建設和公眾服務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充分肯定了榆林市領導重視,應用廣泛,管理精細,勇于創新,為全省推進教育信息化積累了寶貴經驗。他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進一步提高對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重要性的認識,牢牢把握“互聯網+”的時代機遇,緊緊圍繞國家創新戰略,不斷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加快“人人通”平臺和教師個人空間應用創新,加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開展一批中小學信息化創新示范項目與活動,完善和優化“三通兩平臺”建設,到 2020 年,基本形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與教育強省和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基礎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全省基礎教育由“學有所教”走向“學有優教”。全省各級教育部門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督導考核,突出創新驅動,保障信息安全,努力實現省委、省政府“到2020年建成教育強省,在西部地區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任務。
王海波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這次會議具有規模大、經驗多、有創新、效果好的特點,是全省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中一次里程碑式的盛會。他強調,全省各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落實本次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今后全省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目標任務,加大應用工作專項經費投入,加快完成“三通兩平臺”建設任務,抓好“人人通”平臺應用,開展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和中小學微課大賽,為全省基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會上,劉寶平傳達了全國教育信息化建設會議精神,楊東明代表榆林市委、市政府致辭,榆林市、漢中市、楊凌示范區教育局和岐山縣教育體育局、石泉縣教育體育局、西安交大附小等6家單位作了經驗交流發言。
當天上午,與會代表現場參觀了榆林六幼、榆陽區青云中學、榆林市特殊教育學校、榆林一中、高新二小和高新一中等6所學校的教育信息化應用工作。下午大會之前,觀看了榆林實驗小學、榆林實驗中學和西安交大附小的信息化創新應用展演。代表們紛紛表示,通過參加這次現場會,深刻感受到榆林基礎教育的巨大發展,看到了信息化在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方面的推動作用。
全省各市(區)、縣(市、區)教育局局長及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長、教研室主任、電教館館長等240余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