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外國語學校將看電影作為寒假作業
寒假到了,各種奇葩的寒假作業也是讓人瞠目結舌。有閱讀四大名著的,有去游玩娛樂的,您聽說過寒假作業要求看電影的嗎?趕緊和小編一塊來看一看吧。還想要了解更多兒童資訊內容嗎?請看
寒假悄然將至,各科的寒假作業也陸續出爐。相比于以往&ld;填鴨式&rd;的題海戰術,近日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外國語學校初中部設計了充滿新意的&ld;假期大餐&rd;,看電影、做實驗等實踐探索性作業代替了紙上習題,&ld;微共體&rd;合作小組的模式打破了封閉的&ld;單打獨干&rd;。
&ld;在這個讀圖時代,&ls;00后&rs;們對電視電影的興趣要遠遠超過了書本和報紙。&rd;寧波市海曙外國語學校教務主任周奕表示,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為了使他們在實踐中將知識活學活用起來,學校創新了寒假作業的形式,倡導以興趣來鞏固學科知識點,&ld;這遠比做習題要有意義得多。&rd;
一張張包含各學科特點的影視節目菜單,搖身一變成了寧波市海曙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寒假科學作業。周奕介紹道,初一學生被要求收看《我愛發明》、《動物世界》和《走進科學》等欄目,以激發其對科學的熱愛;初二學生則需在看過《地心引力》、《牛頓》和《星際大戰》這三部最熱的科幻片后,根據電影內容編寫三道與所學知識點有關的題目,寓學于樂。
在拿到新鮮出爐的寒假作業單后,該校初二某男生興奮地表示:&ld;我最愛看科幻片,老師要求我們在看過電影后寫一篇《假如我離開了地球》的作文,這下我可以大展身手了!&rd;
除了動靜結合的多媒體元素,寒假作業還充分發揮了&ld;微共體&rd;學習小組的力量。所謂&ld;微共體&rd;,顧名思義就是指學生、老師和家長在一定組建原則的指導下自主或經引導選擇合作同伴而組成的相互協作的團隊,這一團隊有共同的奮斗目標,有共同的任務驅動。
周奕表示,學校將&ld;微共體&rd;模式融入到社會學科的作業之中,比如要求每個&ld;微共體&rd;完成一份&ld;地風采&rd;或&ld;觀點爭鋒&rd;的手抄報,或&ld;親子微共體&rd;根據《實驗活動冊》在家中制作生態瓶、解剖果實、收集環境污染的資料等,&ld;在與家人一起外出旅游采風、享受家庭時光的同時,就把作業給做完了。&rd;周奕笑道。
&ld;有些學科的作業內容雖然沒有進行太多的改革,但其形式的微調還是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rd;周奕說道。據了解,該校英語(課程)學科開創了星級作業選做模式。&ld;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自主選擇二星作業或三星作業,完成作業后,計算所得星星的數量,在開學后會有對應的&ls;驚喜&rs;獎勵,這種方式可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及主動性。&rd;該校初二英語老師靳輝解釋道。
周奕坦言,實踐與合作能力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學生綜合素質中的短板,寓教于樂的趣味寒假作業則可以在潛移默化中,進一步推進&ld;輕負高效&rd;的學習模式。&ld;在接下來的每一個假期,學校都會安排此類實踐探索性的寒假作業。&rd;周奕透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