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世界各地的孩子寒假作業什么樣
&bsp; 不管身處世界的哪一個角落,寒假就像是一個定一樣自然存在,對于小朋友們來說都有著特殊的意義。自放寒假以來,爸爸媽媽們的朋友圈里就開始各種曬寒假作業,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國外孩子們的寒假作業都是啥樣的嗎?趕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在美國家長看來,1到12歲的孩子可以少學些知識,但必須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分辨是非,而假期聚會和party就是一個訓練與他人交往的好機會。因此在美國,學生們一般沒有參加課外培訓班的習慣,中小學生的寒假生活是非常豐富的。主要有以下幾類活動:
去各種各樣的俱樂部玩。孩子們自己會組成一些俱樂部,這些俱樂部有棒球俱樂部、壘球俱樂部、橄欖球俱樂部等,他們會請來一些教練,成群結伴地出去游玩。
美國的各個社區會有社區圖書館。在寒假,圖書館會組織家長和孩子去進行一些親子讀書活動,增進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美國的冬令營活動特別繁多,種類也很復雜,并且分得特別仔細。有網球、游泳、野外求生、小記者、農場冬令營等等。比如,農場冬令營就是去農場,住在農民家里,幫助他們干體力活。這些冬令營活動都特別有意思,也很有意義。
對于美國的小學生來說,放假是最輕松的時候,沒有什么負擔,也沒有什么顧忌,只要在那開開心心玩就行了。而這樣的玩,恰恰鍛煉了孩子們的綜合素質。
雖然美國的學生沒有寒假作業,但是他們很注重閱讀,每天保證一定時間讀書是他們的習慣。老師也會布置一些以閱讀為主的作業。比如讓學生寫藏頭詩、做書封套、給教師郵寄明信片、給父母朗讀、介紹最喜愛的作家生平等等。
在布置閱讀作業中,老師也不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作業可能是:&ld;今天晚上不要玩電腦,也不要看電視,和家人一起閱讀或做游戲。&rd;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學校還特別舉辦有獎讀書活動。假期初始,孩子們領一張讀書計時表,要求每天讀書半個小時,或者聽大人讀書半個小時。到開學的時候,孩子們的計時表填滿了,就可以領到一份可愛的獎品。
課程類補習班在英國不是特別普遍,家長一般不會強迫學生去上補習班。并且,因為請家教價格昂貴,一般的家庭也不會給孩子請家教。而富有的家庭給孩子請的家教,多是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只有一些課業特別困難、趕不上學校進度的學生,才會在寒假上補習班。
所以,英國的學生們一般就是參加家庭聚會,出去游玩。英國的孩子在寒假也可能會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城市家庭互換居住,到對方的家里去住,去當地旅游,讓孩子們融入當地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當地語言、習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學生通常會用假期的時間打工或者實習。這些假期工作既可以為學生帶來一定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增加工作經驗,提高畢業后獲得工作的幾率。
小學生的假期工作以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和服務業工作為主,包括幫助父母擦汽車、為鄰居剪草坪、在社區內送報紙等等。錢雖然掙得不是很多,卻擁有了面對社會、獨立處問題的機會。而在加油站、快餐店、超市,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學生忙碌的身影。一個假期下來,不但能掙幾百英鎊,而且具體的工作使他們變得自信、老練。
英國學校也非常重視閱讀,因而在寒假期間,會布置一定(依據孩子年齡不同而有所差別)的閱讀作業,并要求學生讀書后要撰寫上千字的讀書報告。
在法國,不論是學生家長還是教育界都認為,老師必須在課堂教會學生,不能靠給學生留家庭作業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所以,對于法國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說,假期就是假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法國學校和學生家長十分重視學生假期中的生活和玩耍,旅游是學生假期生活的一個重要項目。
近來法國興起了一種工業旅游的活動,即各地的工廠企業經過一些技術準備,每年假期接待學生去參觀。比如,法國葡萄酒十分有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因此不少中小學校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法國西部或南部的葡萄酒產地進行工業旅游,對法蘭西民族的歷史和傳統進行具體和形象地了解,并學習親手釀制葡萄酒。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增長了見識,受到了啟發。
那么法國是不是不存在為孩子升學而煩惱的父母呢?也不盡然,但是父母的原則是&ld;該補習時才補習&rd;。法國父母認為孩子成績很好,有進名校的決心或者孩子成績太差,父母又不甘心孩子連普通大學都進不去的時候才會安排孩子補習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