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為什么要把蛋下到別的鳥巢里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有些鳥自己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雛,而是依賴其他鳥完成繁殖后代的任務,杜鵑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杜鵑會抓住機會叼走葦鶯、畫眉、伯勞等其他鳥巢中的蛋,并在巢內產下一枚自己的蛋,讓其他鳥類代為孵化。孵出之后,不知情的親鳥媽媽出于育雛的本能,還會不辭辛勞地給杜鵑雛鳥喂食,直到雛鳥長得比自己身體還大。杜鵑為什么要把蛋下到別的鳥的巢里?
鳥把蛋下到別的鳥的巢中,其他鳥代為撫育,這種行為被稱為巢寄生。巢寄生是怎么進化來的,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杜鵑顯然從巢寄生中獲得了不少好處。首先自己不用筑巢、孵化和育雛,節省了很多能量,可以有能力產更多的蛋。有研究顯示,杜鵑雌鳥每年3月至7月要在不同的鳥巢中陸續寄生10多枚蛋。其次,寄生在其他鳥巢中的蛋繁殖成功率更高。杜鵑一般在一個鳥巢中只寄生一枚自己的蛋,于杜鵑的蛋孵化期很短,往往最先孵出。出于本能,杜鵑雛鳥會將同巢的親鳥生下的鳥卵和幼雛推出巢外,留下親鳥獨自撫養自己,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多的食物,有更高的成活率。另一方面,在多個巢中寄生,也避免了常言所說的&ld;將所有的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rd;,幼鳥中至少有一只能夠活著離巢,確保種族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