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么不愛起床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需要的睡眠時間也不一樣,從剛出生一天睡20小時到成人睡8-10個小時各不相同,很多孩子們會出現賴床,不愿意起床的壞習慣,想要解決這種情況,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寶寶為什么會不起床,想要了解更多早教方面的知識內容嗎?請看
&ld;睡眠&rd;就和吃飯一樣,有的人需要的多,有的人需要的少,所以睡眠足不足和個人有很大的關系。同樣是睡八小時,很需要睡眠的孩子起床時仍覺得不足,就會有壞情緒,極易哭鬧或發脾氣:好比重吃的孩子,若是他吃不飽,情緒就會很差的情形是一樣的。
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寶寶會有下床氣,當務之急應該是去了解他的睡眠需求,是不是寶寶晚上的時候常常醒過來不能繼續睡覺了?還是寶寶晚上總不愿意睡覺。
有的人也許會覺得有&ld;下床氣&rd;孩子沒什么,何必小題大作,可是筆者認為父母還是應該盡量去避免發生,因為會生&ld;下床氣&rd;就表示她的睡眠不足所需,睡眠不足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效果,而且孩子惰緒不佳的時候,做什么事結果都大打折扣,連帶地父母也不會好過。
如果假日安排全家親子活動,因為一個下床氣,原本應該和樂與奮的氣氛,可能要花半天的時間才能恢復,豈不掃興。所以應該還是要想辦法避免孩子發生&ld;下床氣&rd;情況。
這句話看似簡單,執行上卻不是那么容易。它包括睡眠時間長度與品質兩方面。
首先,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所需的睡眠時間,需要較多睡眠的孩子,父母應盡量配合提早就寢,所謂配合就是在固定該就寢的時間(例如晚上九點)停止一切活動,全家上床,若是大人還有重要的事要做,則待孩子入睡后再處。
要是怕剝奪太多親子時間,則可以請保母給&ld;重眠的&rd;孩子,睡一點回籠覺或午睡加長,但仍應養成孩子晚上最晚十點前就寢的習慣,這樣對大人及孩子都有益健康。
有關質的部份,就是要去了解孩子睡的好不好。一般而言,若是生活作息規律,孩子又沒有生病的狀況,縱使有作夢、咬牙等的情形,我想大部分的孩子在這個年紀,睡眠品質都是沒問題的。若是生病,當然要針對疾病本身對癥下藥,才會有好的睡眠品質。
如果遇上生活作息有所變動,例如全家出游,也許一早就得出門,一路上雖然也是在車上睡睡玩玩,但這種路途奔波的睡眠就屬于不好的睡眠品質,所以要防止孩子發生下床氣的掃輿情形,除了出發前一晚要盡可能提早睡覺,甚至第一天的行程也要力求簡單,盡可能在舟車勞頓的情況下早一點下榻住宿的地方。
孩子三足歲前可能還不能了解要讓自己睡飽,或是縱使睡不飽也不能亂發脾氣的道,所以這個時期必須仰賴父母在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下,為他建立該有的規則作息及充足睡眠。
到了三足歲以后,口語表達及解能力有一定的程度,建議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該有的作息時間,若是有活動上的安排會影響平時的作息,可以事先讓他知道,必須做完他應該要做的事情,孩子一旦有這個認定,即使睡眠不是那么足夠,也會因為心中的期待而沒有發生下床氣。
很多父母都曾觀察到,孩子若是自己要玩的,縱使撞個滿頭包他可能一聲也沒哭,若不是在他計畫之內的,別人輕輕撞到他一下,他可能哭的曦哩嘩啦,下床氣也是如此,若是他知道他明天有活動,當然父母要講的讓他很期待,孩子除了較會配合前一晚提早就寢,隔天也會大大降低下床氣的發生。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能體會孩子睡飽吃飽的時候,簡直就是天使般的快樂及惹人喜愛,若是有下床氣,對父母孩子都是一種折磨,所以好好了解家中寶貝需要睡眠的情形,給他規律的作息及充足的睡眠,除了避免下床氣,也是讓孩子能好好生長的要訣,只要掌握了以上的要領,相信很快的就會和筆者一樣不再受孩子下床氣之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