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 請不要隨便給孩子扣帽子(2)
不管是什么原因,是害怕還是不習慣,或者是忘記,最起碼的禮貌應該保持的,所以,只要有可能,即使兩人不情愿,我也會具體到行動上告訴兩人,&ld;快跟老師說&ls;再見&rs;!&rd;或者當別人主動跟兩人打招呼,我會提醒兩人說,&ld;你們要回應&ls;你好&rs;,明白嗎?&rd;,原則上的東西我就不講了,比如要懂禮貌呀,做好孩子呀什么的,具體的行動比這些空空的話語有用多了,至少它能讓孩子明白應該怎樣去做。
比如小韜剛才跟我說&ld;我沒叫她&ls;奶奶&rs;!&rd;時,我就故作驚訝的問,&ld;對啊,你怎么沒叫她&ls;奶奶&rs;呢?&rd;小韜說,&ld;因為我害怕。&rd;唉,害怕什么呀。不過,也可以解,對于不熟悉的人,小容小韜是很戒備的。或許熟悉后,會主動叫&ld;奶奶&rd;吧?這時候就可以順勢鼓勵一下了,&ld;那你以后再見到她,叫&ld;奶奶&rd;好嗎?&rd;,小韜有些猶豫,但還是努力點了點頭。
教育孩子時,要具體事例具體說,這樣才更有指導性,孩子也更易于去實現。就像我們夸獎孩子,&ld;你真是一個好孩子!&rd;或者&ld;你真勇敢!&rd;,或者&ld;你真漂亮!&rd; 等等,這都是一些空話,或許在我們大人心里,我們知道這些話的標準,但對孩子來說,是空的,他們不知道&ld;好孩子&rd;具體表現在哪,比如很多孩子認為只要做父母喜歡的事就是&ld;好孩子&rd;,而失去了對事情本來就應該具有的態度。要避免這一點,夸獎時就要具體到一件事情上,比如小容小韜爭玩具,我勸小韜先讓給小容,小韜最終同意后,我會說,&ld;小韜讓小容先玩,真是好孩子!&rd;這就表明,小韜因做這件事而是&ld;好孩子&rd;,跟聽爸爸的話是兩碼事。或者我要求小容戴上發卡,我會說,&ld;小容戴上這個發卡真漂亮!&rd;那小容就會很明白的把&ld;發卡&rd;和&ld;漂亮&rd;聯系到一塊兒。如果不是具體事情具體說,只經常說,&ld;你真一個好孩子!&rd;&ld;你真懂事!&rd;等等,那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孩子對這些評論會慢慢失去喜悅,并懶得會了。
所以,如果要幫助孩子實現,不管這頂帽子好或壞,都不要隨便扣,根據事情實話實說就好了。
其實,關于&ld;禮貌&rd;這件事兒,小容小韜已經進步好多了。兩人不是那種嘴巴很乖,很會說的人,或許每個孩子有什么特點,小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但我們也應該相信學習的作用,還有引導的力量,關于如何做才更有&ld;禮貌&rd;并適合自己的行為方式,相信小容小韜會自己慢慢去體會并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