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喂養要注意的九個誤區 寶媽曉得嗎?
寶寶出生后,媽媽最擔心的問題是,對嬰幼兒來說給他喂什么、喂多少東西和怎么把這些食物喂到他嘴里去是同樣重要的事情,所以一個孩子的飲食內容和喂養行為是同等重要的。為了能夠讓寶寶健康成長,媽媽們一定要小心謹慎,避開這些誤區!粑粑麻麻們一定要看看,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0-1歲寶寶喂養誤區一:過早的添加輔食
好幾年前咱們的觀點是,純母乳喂養到4個月就可以了,現在從去年開始,咱們國際上一般要求純母乳喂養到6個月,所以不要過早添加輔食。尤其是有些孩子,母乳還很足的情況下,媽媽4個月就開始添加各種米粉、蛋黃等等,就把孩子在母乳中獲取的營養就剝奪了。
0-1歲寶寶喂養誤區二:添加輔食首選蛋黃
一個孩子一生中第一次添加的輔食應該是什么呢?好多爸媽的誤區就是選擇蛋黃,會覺得蛋黃這個營養物質又好,又補充蛋白質,含鋅也高、含鐵也高,這是一個誤區,首先添加的第一個輔食應該是含鐵米粉。是因為米粉引起嬰兒過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對于蛋黃容易消化吸收。像蛋黃有的孩子愛過敏的,建議8 個月以后再加。
0-1歲寶寶喂養誤區三:泥糊和奶混在一起吃
當寶寶添加米粉或者泥糊狀食物,有的媽媽說很省事,可以把這個泥糊狀食物和奶混在一起步就可以了嘛,這也是一個誤區。因為咱們的小家伙給他加泥糊狀食物,一方面給他加營養,另外一方面他要學習咀嚼,咀嚼是需要鍛煉的,讓他練習舌頭的攪拌能力才可以。
0-1歲寶寶喂養誤區四:喂奶時不顧及孩子的心理需要
喂奶的時候,有的媽媽漫不經心,他不與孩子做這種眼神的交流,你看她也許抱著孩子喂奶,但是沒有看著孩子,用關注的表情對著孩子微笑,而且眼睛看著電視,也許跟別人聊天。最可怕的是人工喂養的孩子,有的父母想反正用奶瓶喂奶,讓孩子躺在床上,就抱著奶瓶,媽媽根本都不抱。
這種人工喂養,雖然物質營養攝入了,現在心理需求完全沒有滿足他。我們提醒爸媽,不管是母乳喂養,特別是奶瓶喂養的人工喂養,一定要把孩子抱在懷里,要一邊喂一邊跟孩子交流,讓孩子生理上、心理上都要得到滿足。
0-1歲寶寶喂養誤區五:過早加入了配方奶粉
有的媽媽雖然母乳很足,大家過早的加入了配方奶粉,問她為什么?她說感覺我的母乳很稀,這是完全不對的。因為母乳80%都是水,所以本身就是很稀的液體,只要你有足夠的母乳就可以堅持到4到6個月,而且完全夠你的孩子的營養發育的需要。
0-1歲寶寶喂養誤區六:7、8個月仍給吃顆粒細膩的輔食
7、8個月以后,仍然給孩子吃顆粒非常非常細膩的輔食,這樣也不好。因為7到9個月,從我們醫學角度來說,孩子就進入食物的質地敏感期,這個時候進入質地敏感期,再加上孩子7、8個月逐漸開始長牙了,牙齦有癢痛的感覺,所以他特別喜歡吃稍微有點顆粒、稍微比4到6個月粗糙一點的輔食,他感覺吃起來比較有意思,而且對他牙齦的摩擦感也幫助他出牙。
所以7、8個月以后,我們希望你的輔食就不能太細膩了,應該自己做一點肉末、菜末、爛粥,這樣孩子吃起來可能興趣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