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不愛上幼兒園怎么辦(4)
4不要用帶有負面傾向的問話去誤導孩子。
當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后,有的媽媽會問:&ld;幼兒園的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rd;&ld;老師分東西的時候有沒有偏心?&rd;很顯然,這樣的問話方式很不恰當,媽媽的本意也許是怕孩子受委屈,但卻在潛意識中向孩子傳達了一些負面信息:幼兒園里的小朋友有時會欺負人,幼兒園里的老師是偏心的,幼兒園是不好的。
類似于這樣的問題問多了以后,孩子就會越來越不喜歡去幼兒園,因為他會覺得那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地方,老師和小朋友都&ld;心懷叵測&rd;。所以,媽媽在與孩子聊天時只要簡單地聊一聊幼兒園里的事,說說那里的小朋友就足夠了,千萬不要用帶有負面傾向的問題去問孩子。
方法四:鼓勵孩子說說幼兒園的樂事
孩子在幼兒園都學些什么?飲食是否習慣?玩得是否開心?媽媽非常關心這些問題。如何才能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里的真實情況,并讓他感覺上幼兒園是件快樂的事情呢?媽媽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天,鼓勵他說說幼兒園里的樂事,這樣就可以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里都做了些什么,在孩子重復這些樂事的過程中,自己也會覺得幼兒園真是一個快樂的地方。
經典事例
事例1:
一天,媽媽在接5歲的苗苗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問:&ld;苗苗今天中午吃的什么呀?&rd;苗苗說:&ld;午飯后,老師給我們發毛豆吃了。&rd;&ld;哦?是嗎?毛豆很好吃吧?&rd;媽媽問。
&ld;嗯,很好吃,還很好玩。&rd;苗苗說。&ld;很好玩?能和媽媽說說嗎?&rd;媽媽好奇地問。
&ld;吃毛豆的時候,老師說要先把皮剝下來。可是吃的時候,小超問:&ls;老師,這些豆是誰裝進去的,吃的時候還得剝。&rs;大家都笑了。&rd;苗苗樂呵呵地說。
&ld;哈哈,你們班的小朋友太可愛了。&rd;媽媽不禁大笑。&ld;是啊,真有趣。&rd;苗苗說。
事例2:
3歲的強強入園已經兩個月了,可每當媽媽問起:&ld;強強今天在幼兒園都玩什么好玩的游戲了?&rd;強強總是哼哼半天說不上來,最后就說:&ld;我不知道了。&rd;但是過一會兒,媽媽沒問的時候,他卻會突然說起幼兒園里的事。
事例3:
爸爸有時會和媽媽一起去幼兒園接4歲的小雪,每當這時媽媽總會讓爸爸先帶著小雪在旁邊玩一會兒,自己去和老師了解一下小雪近期的表現。
回到家后,媽媽會和小雪重復老師說的事,如她畫畫很認真、跳舞很有節奏感等。每當說起這些,小雪就會興奮說起自己是如何畫畫的,都畫了些什么;還和媽媽說自己最近學了哪些舞蹈,有時說著說著就跳了起來。每當小雪高興地手舞足蹈的時候,媽媽也輕輕地拍掌為女兒打著節拍,受到媽媽的鼓勵,小雪就更加喜歡跳舞了。
教育感悟
幼兒園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一個快樂游戲的場所。很多媽媽喜歡問孩子:&ld;今天在幼兒園都學了些什么?做什么游戲了?&rd;&ld;中午吃得什么飯?都有哪些菜啊?&rd;類似于這樣直接的提問,年幼的孩子往往無法像成人一樣清思路,然后將答案一一告訴媽媽。
但媽媽如果能換種方式去問,多和孩子聊聊天,鼓勵他說說幼兒園里好玩的事情,在孩子的描述中,便能了解他在幼兒園里玩耍和學習的情況。在孩子描述事情的同時,也鍛煉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并且增加了親子之間的交流,能夠使媽媽和孩子的感情更為親密。
媽媽妙招
1感受孩子的快樂,讓他樂于與媽媽分享自己的樂事。
當孩子在媽媽的引導下說起幼兒園里開心的事,媽媽也要隨著孩子的描述去想象當時快樂的情景,和孩子一起分享他在幼兒園里的樂事。如事例1中的媽媽,在聽完苗苗的描述后,不但和孩子一起開心地笑,還說苗苗的同學很可愛。
當孩子發現媽媽真的在用心聽自己所說的&ld;樂事&rd;,他就會樂于向媽媽描述自己在幼兒園中開心的事情。但也許有的時候,在孩子看來很好笑的事,在成人看來卻很沒意思。即使如此,媽媽也不要說&ld;這有什么好笑的&rd;,而是應該耐心地聽孩子說完,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快樂。如果媽媽認為不好笑的事就不喜歡聽,會挫傷孩子向媽媽講述的積極性,也許孩子會因此不再喜歡向媽媽講述自己的樂事。
2孩子不肯說的時候不強迫他說。
很多媽媽會發現,當自己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時,孩子卻說不上來或干脆不說。如事例3中的媽媽,在問強強在幼兒園玩什么游戲時,他卻說不知道。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不必過多追問,要知道3歲左右的孩子,其社交特點以獨來獨往、自娛自樂為主。當老師組織一些游戲活動時,他也許會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媽媽問起時他說不上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時候,孩子過一會兒后會主動說,就像強強一樣。這一點,媽媽也要解。
3引導孩子回憶幼兒園里的生活。
幼小的孩子回憶能力有限,所以如果媽媽問他在幼兒園里的事情,他常常會想不起來。但如果媽媽能事先向老師了解一下情況,然后在通過提示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描述幼兒園里的事情,這樣就能喚醒孩子的記憶庫。
如事例3中的媽媽,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啟發小雪回憶幼兒園里的事情的,并在孩子描述的過程中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