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不愛上幼兒園怎么辦
小寶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避免不了的要面對入園的問題,但是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家的小寶貝非常不樂意上幼兒園,甚至出現嚴重的抵觸心,其實這都是很常見的現象,家長們不必太過擔心,學會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輕松的解決咯。下面趕快來了解一下吧。
方法一: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允許他玩
人們常說&ld;玩物喪志&rd;,愛玩在成人眼里似乎不是一件好事,但在孩子的世界里&ld;玩&rd;卻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的思考、合作、語言等多種能力都能夠得到鍛煉。而且,玩是孩子最初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媽媽要順從孩子的天性,允許他玩耍。
方法一: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允許他玩
人們常說&ld;玩物喪志&rd;,愛玩在成人眼里似乎不是一件好事,但在孩子的世界里&ld;玩&rd;卻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的思考、合作、語言等多種能力都能夠得到鍛煉。而且,玩是孩子最初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媽媽要順從孩子的天性,允許他玩耍。
經典事例
事例1:
每天早飯后媽媽都會帶兩歲半的羽箏到小區的花園去散步、玩耍。遇到小區的其他孩子時,媽媽就會向她介紹說:&ld;羽箏,這個小姐姐叫梅梅,快叫姐姐。&rd;&ld;這個小哥哥叫小松。&rd;在媽媽的介紹下,羽箏漸漸認識了許多小朋友。不但如此,媽媽還鼓勵羽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認識了這么多的小朋友,羽箏總會玩得很開心。
事例2:
&ld;媽媽,媽媽,撞球……&rd;每天吃過晚飯,都是媽媽和3歲的虎虎玩耍的時候。
&ld;撞球&rd;是媽媽為虎虎發明的小游戲,就是站在固定的位置上將球丟向對面的可樂瓶,看誰能把可樂瓶撞到,類似于打保齡球。
每當玩起這個游戲,虎虎都十分認真,全神貫注地瞄準對面的可樂瓶,使勁把球丟出去。每撞倒可樂瓶一次,虎虎都興奮地拍起小手歡呼:&ld;噢!倒了,倒了!&rd;媽媽也總是不失時機地夸獎虎虎說:&ld;寶貝兒真厲害!再來一次!&rd;
事例3:
棉棉4歲了,為了讓她學到更多的知識,媽媽把她轉到了一家雙語幼兒園。這所幼兒園的課程安排比較多,為了棉棉能專心學習,老師還特地拜托老師對她要嚴加管教,防止棉棉貪玩。
不久后,棉棉不開心地和媽媽說:&ld;媽媽,我不喜歡這所幼兒園。&rd;&ld;為什么呢?&rd;媽媽問。棉棉說:&ld;老師總是愛提問我,而且上課也多,玩得不開心。&rd;媽媽說:&ld;看來老師比較重視你啊!&rd;棉棉不高興地說:&ld;哼!我一點也不喜歡她,還是原來幼兒園的老師好。&rd;
教育感悟
孩子是不是越早學習文化知識越好?貪玩的孩子長大后就沒有出息嗎?事實證明,很多小時候非常聰明的&ld;神童&rd;,在長大后也漸漸成為了普通人;而許多小時候貪玩淘氣的孩子,長大后也會有所作為。
此可見,孩子的人生是否成功與他學習文化知識的年齡并無太大關系,而且不僅僅是文化知識才值得學習,從孩子初生以來,他牙牙學語、學習行走,每一步的成長都是他不斷學習的結果。
孩子之所以愛玩,是因為他喜歡用看、聽、說、觸摸等多種方式去了解自己周圍的一切,不習慣于僅僅把注意力放在書本知識的學習上。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擁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他喜歡隨手在紙上亂畫、亂寫,寫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文字。在游戲中,他鍛煉了思考,懂得了規則,還感到很快樂。可以說,玩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奇妙的學習方式,他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同時,也會快樂地去了解這個世界。
媽媽妙招
1鼓勵孩子多和小朋友玩。
很多孩子在剛入幼兒園時,看到很多小朋友反而會不適應,大哭起來,這是因為與其他小朋友交往少的緣故。
媽媽平時要多帶孩子到小區內玩耍,并鼓勵他和小區內的孩子交朋友,注重培養他與人交往的能力。如事例1中羽箏的媽媽,不但帶孩子出去玩,還主動為孩子介紹其他小朋友。當孩子喜歡和同齡人一起玩耍后,再送他去幼兒園,他就能盡快適應新環境,并能和其他孩子玩到一起。
2經常帶孩子到戶外玩耍。
和煦的陽光、綠色的草地,在晴朗美麗的天氣里媽媽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他呼吸室外新鮮的空氣。例如,事例1中羽箏的媽媽,就會常帶她到小區的花園內散步。陽光的照射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體質,增加他的抵抗力。戶外的空間較大,孩子的心情也會比較舒暢,在戶外跑跑跳跳,做做運動,可以鍛煉他的身體,讓他變得更健壯。
3媽媽要多陪孩子一起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