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不愛上幼兒園怎么辦(2)
事例2中的媽媽每天都會留出一段親子互動的時間,就是陪虎虎玩撞球。和孩子一起玩耍能讓他充分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因此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感情會變得更為親密。
值得注意的是,媽媽在和孩子一起玩耍時,要放下成人的架子。要記得自己是和孩子一起玩,而不是指導孩子如何玩,這樣才會讓孩子獲得更大的樂趣。例如,媽媽可以和他一起趴在地板上玩拼圖,一起在床上打滾,一起蹲下觀察小螞蟻搬家……這時,媽媽不要把自己當做成人,而是要學著從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快樂,媽媽自己也會感到很快樂。
4不過早地強迫孩子去學習知識。
事例3中的媽媽為了讓棉棉盡早掌握知識,不但給她轉了幼兒園,還請老師對她嚴加管教。于失去了玩耍的樂趣,孩子不但不會樂于學習知識,還越來越不喜歡幼兒園和老師。
過早地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壓力,不僅不能起到早期智力開發的作用,還往往會導致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所以,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玩耍才應該是他生活的主題,而不是學習,所以媽媽不要過早地強迫孩子去學習知識。
方法二:引導孩子喜歡幼兒園老師
孩子越小對老師的選擇性就越強,只有他喜歡自己的老師時,才會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這就是所謂的&ld;親其師信其道&rd;。如果孩子不喜歡老師,就會對老師的課感到厭倦,甚至產生抵觸情緒。所以,孩子在幼兒園能否快樂地學習知識、是否玩得開心,與他是否喜歡老師緊密相關。媽媽要引導孩子去喜歡老師,幫他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經典事例
事例1:
4歲的朋朋活潑好動,在家里一刻也不肯閑著。他一會兒爬到沙發上使勁踩,一會兒又拿小番茄瞄準電視使勁投,常把家里折騰得亂七八糟,媽媽怎么說他也不肯聽。
媽媽生氣了就說:&ld;你再不聽話,就把你交給老師,讓老師把你關起來。&rd;朋朋立即不敢淘氣了。媽媽發現這一招很管用,于是就經常用老師來嚇唬朋朋:&ld;不吃飯就讓老師打你屁股!&rd;&ld;你不乖,我就告訴老師讓她批評你。&rd;
漸漸地,朋朋越來越不喜歡去幼兒園,而且一見到老師就緊張,不像以前那樣活潑了。
事例2:
純純剛入園的時候,媽媽常問她:&ld;老師喜歡誰呀?&rd;純純總會揚起小腦袋不假思索地說:&ld;我!&rd;但最近,媽媽發現純純的情緒有一些變化。這天,媽媽問:&ld;純純,你喜歡老師嗎?&rd;&ld;不喜歡!&rd;純純說。
看來女兒和老師鬧別扭了,媽媽沒有急于問女兒為什么不喜歡老師,而是說:&ld;純純,記不記得你第一次在幼兒園尿褲子,是老師給你換上干凈的褲子,還把你尿濕的褲子洗干凈了?&rd;&ld;嗯,記得。&rd;純純說。媽媽說:&ld;老師其實很愛你的,可是小孩子就像剛剛開始成長的小樹,有時會長歪了,需要有人扶一扶。老師若是批評你,就像是在把小樹扶正,為的是讓你健康成長。你說老師好不好?&rd;
&ld;哦,是這樣啊。原來老師批評我也是為我好啊!&rd;純純說。&ld;是啊!那你喜不喜歡老師?&rd;&ld;喜歡!&rd;
事例3:
有一天真真的媽媽有事沒能及時去幼兒園接她,看著小朋友都陸續回家了,自己的媽媽卻還不來,4歲的真真開始著急了。
老師看出真真著急了,就牽著她的手說:&ld;真真,老師給你講個故事吧,聽完故事媽媽也許就來了。&rd;然后,老師就給真真講起了童話故事,講完故事媽媽還沒來,老師又陪她玩起了蹺蹺板。
天快黑時媽媽才來到幼兒園,真真撲到媽媽懷里說:&ld;媽媽,老師給我講故事了。&rd;媽媽說:&ld;寶貝兒,媽媽來晚了。老師陪你等這么久,還給你講故事,你是不是應該謝謝老師啊?&rd;真真跑過去抱抱老師說:&ld;老師真好,謝謝老師。&rd;
教育感悟
孩子在入園以前,媽媽在他的心里很具有權威性,但入園后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老師在孩子心里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媽媽常聽孩子說:&ld;老師讓我這樣做。&rd;&ld;我們老師說……&rd;老師的話在孩子看來就像尚方寶劍。當孩子受到老師的好評和鼓勵時,就會非常高興,而一旦受到老師的批評,孩子就會十分難過。
如果孩子不能從感情上去接受自己的老師、喜歡老師,可想而知他在幼兒園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所以,讓孩子喜歡自己的老師非常重要。要知道,一個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直到其大學畢業,其中大概有20年的時間會和老師有密切的接觸,可以說,老師伴隨著孩子成長,從孩子幼小時教他去喜歡自己的老師、并尊敬老師,對他今后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媽媽妙招
1不要用老師威脅孩子聽話。
讓孩子喜歡老師,就要讓他感覺到老師非常平易近人,而且十分親切。即使孩子不乖的時候,也不可以像事例1中的媽媽一樣,用&ld;你再不聽話,就把你交給老師,讓老師把你關起來&rd;、&ld;你不乖就告訴老師,讓老師批評你&rd;等諸如此類的話來威脅孩子。這會在無形中增添了孩子對老師的懼怕心,并有可能導致他不喜歡去幼兒園。
2讓孩子記住老師對自己的愛。
當孩子做錯事受到老師的批評時,年幼的他難免因為不解而對老師產生敵對情緒。所以,媽媽要經常提醒孩子老師曾經如何關心和愛護他,這樣孩子即使受到批評也會記得老師是愛自己的。
如事例2中的媽媽,在孩子對老師不滿時,幫孩子回憶老師對自己的幫助和關心,這時孩子就能解老師對自己的愛,就不會因受到批評而不喜歡老師了。
3教孩子學會感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