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不愛上幼兒園怎么辦(3)
媽媽帶一個孩子都常常會感到疲憊,幼兒園的老師同時照顧許多孩子,其實需要付出更大的愛心和耐心。老師需要時常注意到每個孩子的感受,關注每個孩子的需要,所以當媽媽知道老師是如何愛護自己的孩子時,要及時地教孩子學會感恩老師。
如事例3中的媽媽,不失時機地讓孩子對老師說謝謝。這樣不僅讓老師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解,也能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孩子會因此而更加喜歡老師,老師也會因為孩子媽媽的通情達而更喜歡這個孩子。
方法三:讓孩子感覺幼兒園是快樂的地方
有的孩子十分喜歡去幼兒園,因為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和自己玩;而有的孩子卻不喜歡去幼兒園,因為覺得那里充滿了約束。幼兒園對于孩子來說是充滿了快樂,還是會讓他覺得有壓力呢?孩子對幼兒園的感覺,決定了他是否喜歡去幼兒園。所以,媽媽要盡量讓孩子感覺幼兒園是一個快樂的地方。
經典事例
事例1:
菲菲的媽媽晚上喜歡熬夜看電視劇,4歲的菲菲也常跟著媽媽一起熬夜。可是到了早晨該上幼兒園的時候,菲菲卻睡不醒。
每天早晨起床,對媽媽和菲菲來說都是件痛苦的事。常常是媽媽叫了許多遍,菲菲還是不肯起,好不容易把她從床上拽起來,菲菲就因為沒睡醒而哼哼唧唧,吵著不想去幼兒園。眼看快要遲到了,媽媽匆忙幫菲菲穿好衣服,讓她匆匆吃點早餐趕緊把她送走了。到了幼兒園,菲菲還是一副很不情愿的樣子。
事例2:
欣欣的父母都很忙,他們常在早晨為誰送欣欣去幼兒園的問題互相推托。
一天,眼看上班時間快到了,媽媽急匆匆地送欣欣去幼兒園。一路上,媽媽不停地抱怨:&ld;你爸爸從來都說忙,我明明要遲到了,還非讓我來送你。你說,你爸爸送過你幾次啊?又去幼兒園接過你幾次?&rd;媽媽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欣欣雖然不能完全解媽媽的話,但看見媽媽不高興的樣子,她也低下頭不敢說話了。
事例3:
媽媽每天在送4歲的美琪去幼兒園的路上,常會邊走邊問:&ld;美琪昨天在幼兒園學的什么呀?&rd;&ld;你在幼兒園聽不聽話?一定要聽老師的話,知道嗎?&rd;&ld;美琪在幼兒園要遵守紀律啊,唱歌的時候聲音要大,不要不好意思。&rd;
面對媽媽左一個要求,右一個意見,美琪只是吶吶地說:&ld;知道了。&rd;&ld;好的。&rd;&ld;嗯。&rd;然后,聽著聽著就到了幼兒園門口,媽媽還會囑咐一遍:&ld;媽媽說的話都記住了吧,乖??!&rd;
教育感悟
媽媽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是因為自己無暇照顧孩子,讓幼兒園代為監管?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更多的規則,或是學到更多的知識?也許這些因素都包含在內,但前提是孩子要喜歡上幼兒園,并且能夠覺得那是個快樂的地方。
如果天天都要去幼兒園的孩子,卻不認為上幼兒園是件快樂的事,那他的上幼兒園的壓力和感受便可想而知。為了讓孩子盡快喜歡幼兒園,媽媽要盡量向孩子傳遞&ld;上幼兒園很好&rd;的信息,并盡量讓他每天帶著愉快的心情去上幼兒園。
媽媽妙招
1讓孩子愉快地起床。
事例1中菲菲的媽媽于喜歡看電視,導致孩子跟著一起熬夜。但是,早晨孩子卻因為睡不醒被媽媽強迫起床而情緒變壞,變得愛發脾氣。孩子會覺得睡不醒,還得去幼兒園是件痛苦的事情,因此不喜歡去幼兒園。
為了讓孩子每天都能自然醒來,媽媽應該給他一個好的睡眠環境,讓他早點入睡,避免孩子因睡不醒不能愉快地起床而不愿意去幼兒園。
2讓孩子帶著好心情去幼兒園。
一天之計在于晨,如果每天早晨孩子都能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幼兒園,他一天在幼兒園的狀態也會非常好。
但事例2中的媽媽卻在孩子上學的路上將自己對丈夫的不滿說給年幼的孩子聽,孩子也許根本無法解這些復雜的問題,但在媽媽的抱怨中被送去幼兒園,孩子卻很容易產生焦慮與不安。所以說,媽媽在送孩子去幼兒園前,要讓他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給孩子。
3別對孩子有太高的要求。
有的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后,就迫切地希望孩子能表現地很好、學到很多知識,所以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喜歡問孩子&ld;今天學了什么?&rd;&ld;有沒有遵守紀律?聽老師的話了嗎?&rd;并對孩子提出要懂禮貌、多學習等多種要求,如事例3中美琪的媽媽就是如此。
過高、過多的要求和禁令,會讓孩子感到無法達到媽媽的要求而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并因此不喜歡去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