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培養健康好寶寶
幼兒園是孩子接受初步教育的地方,孩子們在幼兒園里成長,掌握生活基本的能力,但是很多孩子離開了家長,不習慣幼兒園的日常生活,無法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這應該怎么辦呢?相信許多家長朋友們還不太了解,下面就5068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如何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支招】 家長不要怕孩子哭,孩子是哭給大人看的。家長送完孩子后要馬上離開。其實家長走后,孩子大多會停止哭鬧,因為老師有許多平息孩子情緒的辦法。家長的心不要太軟,只要孩子不生病,家長就要堅持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中斷。另外,家長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路上,不要反復叮囑孩子要守紀律懂禮貌、唱歌時要大聲、畫畫時要畫好等。這些過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勸告,也會使孩子望園心怯,甚至產生焦慮情緒。
【支招】 孩子在家里習慣了任性而為,初入幼兒園,對諸多規矩難以適應,如想玩玩具時老師不讓玩,不想睡覺時老師非讓上床。而回家后,就徹底放松了,發一點兒小脾氣也很正常的。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先不要去管他,讓他把脾氣發出來,然后再去安撫,并講清道。如果孩子哭鬧得異乎尋常,家長要主動與老師溝通一下,向老師問問孩子的情況,看看是不是老師表揚別的小朋友而沒有表揚自己的孩子引起的,以便讓老師多給孩子一點兒鼓勵,進行正面教育。對于有的孩子無原則的哭鬧,家長千萬不能一味遷就。要有原則,不該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去做。但孩子哭完后,要給孩子喝點水,以免上火。
【支招】 在孩子1歲半到兩歲的時候,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動手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試著讓孩子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入園后結合幼兒園的要求,家長要配合幼兒園的老師,教孩子學會漱口、洗手,用毛巾擦手、擦嘴,用勺子吃飯,認識自己的衣服、鞋子等。同時,教孩子學說一些日常生活用語,使孩子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如:餓了、渴了、熱了、上廁所等;該說話的時候要講話,有事情要大膽地告訴老師。這樣可以使家庭教育與園中教育協調一致,還可以讓孩子產生自信心。
【支招】 家長可利用入園和離園時間,讓孩子認識本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互相介紹后,鼓勵孩子一起玩一玩。同時,家長主動請老師幫孩子介紹一個活潑大膽的朋友,讓孩子活潑起來。在家時,家長要盡量找一些鄰居小朋友和孩子玩,培養孩子的群體意識??傊议L要多給孩子創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時間一長,孩子熟悉了幼兒園,朋友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