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寶媽要謹記寶寶入園十三忌(2)
在祖輩送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孩子一張嘴要哭,馬上對孩子說:&ld;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著你哈!&rd;&ld;奶奶去給你買奶,這就回來!&rd;這種說法可能暫時有效,可是當(dāng)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dāng)后,他會感覺到非常不安,因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兒了,這讓他們沒有了安全感。
許多家長會這樣許諾孩子,當(dāng)孩子哭著對你說:&ld;媽媽第一個來接我!&rd;你忍心拒絕孩子嗎?于是好多家長隨口承諾:&ld;好,媽媽第一個來接你!&rd;如果你真能做到,我們當(dāng)然并不反對這種方式,可是那么多家長,您能保證您是第一個嗎?如果不能,請不要這樣回應(yīng)孩子,請換一種方式回應(yīng)孩子:&ld;媽媽會早來接你!&rd;&ld;媽媽四點來接你!&rd;如果輕易的承諾沒有兌現(xiàn),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家長說話不算數(shù),那么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長欺騙了自己,會推到其它,那么家長會不會來接他?孩子便沒有把握了。
這是家長氣頭上的急話,可是我們一線的老師卻常常聽到。家長這話說出來,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厲害。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孩子的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解的就是你不來接他了,這種負面效應(yīng)會讓孩子覺得恐懼,恐懼幼兒園,恐懼老師,更恐懼分離焦慮。
許多家長都是抱著這樣的心來的,他們覺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會,就一定能夠是孩子愉快的跟家長說再見。然而,往往事與愿違。家長的多呆一會兒,只會讓孩子的適應(yīng)時間拉長,讓孩子的哭鬧和分離焦慮時間拉長。因為此時,孩子已經(jīng)意識到家長可能走,分離焦慮已產(chǎn)生,便開始哭鬧。而家長畢竟是要離開,那是孩子還是要獨自去面對,嘗試著去適應(yīng)。
誠然,每個家長都不愿聽到自己孩子哭泣,哪怕是自己走了,聽不到,心里能夠接受的了,可是卻真的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淚。其實,面對分離焦慮,孩子選擇以哭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感情,是孩子正常的表達方式,壓抑孩子哭,以強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于孩子心成長的。
有的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飽,早上總想喂飽了孩子再走。然而孩子吃飽了后再和家長告別,很容易因為哭而嘔吐,而且,家長長時間逗留在活動室,會讓其它的孩子產(chǎn)生情緒感染,不利于孩子適應(yīng)。
家長送下孩子后,難免會不放心,于是有的家長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適應(yīng),可是如果一旦讓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的哭鬧會變本加厲。
家長對孩子的關(guān)切溢于言表,可是我們要知道,這樣的負暗示只會讓孩子更加恐懼幼兒園的生活,不自覺的建立起幼兒園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師兇我之類的聯(lián)想。這當(dāng)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我們可以這樣問孩子:&ld;今天你認識哪個小朋友了?&rd;&ld;老師表揚你了嗎?&rd;幫助幼兒回憶幼兒園一天的美好時光,建立對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孩子入園得頭幾天,吃飯一般都不如在家的時候吃的多,所以有些家長會刻意給孩子帶奶晚上吃飯的時候也想多做些魚蝦肉蛋給孩子補充營養(yǎng)。其實,孩子剛?cè)雸@容易上火,在吃飯上應(yīng)當(dāng)注意多飲水,多吃清淡食品,而對于魚肉之類容易生痰上火的東西,應(yīng)當(dāng)盡量少吃,多吃蔬菜,有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高。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星期天,好好陪孩子玩玩,放松一下吧!于是我們看到,許多孩子星期一的時候特別不容易適應(yīng),這一方面是于休息了兩天,對環(huán)境陌生了,另一方面是于孩子的作息規(guī)律和幼兒園不一致,從而導(dǎo)致了作息秩序紊亂。休息日時,家長應(yīng)當(dāng)盡量配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幫助孩子形成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3至5歲,是孩子秩序感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時期,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習(xí)慣會使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