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必經的三次叛逆期 父母應對寶典趕緊收好(2)
第四點,父母要勇于認錯,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批評與建議。
孩子的眼睛是透明的,看待問題的方式與方法往往與成人有很大不同。很多家長看孩子戴著強烈的世俗色彩,比如會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去對比自己孩子的缺點和不足,結果會發現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好,結果讓孩子非常受傷害。甚至讓孩子越來越不信任父母。
當家長失去孩子的信任時,試想,家長的話還有權威性嗎?孩子還能認真聽家長的安排和布署嗎?特別是很多家長帶著強烈的自我情緒批評、指責、打罵孩子后,更會回避親子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所以,有時我們家長應該適當傾聽一下孩子的批評與建議,必須要態度坦誠,勇于認錯和反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這種態度的重要性在于&ld;以身作則&rd;的教導孩子,讓家長身上的&ld;自我反省&rd;成為最好的誠實示范。
第五點,給孩子充分的思維與娛樂空間。
現在的家長往往過多的限制了孩子的思維自我發展,并把自己的觀點不加節制的轉達給孩子,以學習為剝奪了孩子的娛樂空間,讓孩子在&ld;無、無快樂&rd;中成長,個性受到了限制,一旦忍耐到一定限度,孩子也會爆發。
比如有一個家長最近在咨詢中向我傾訴:&ld;韓老師,我最近特別感覺到焦慮,我家兒子動不動就和我說,唉,活著真沒勁,還不如死了算了。你說孩子才8歲,為什么就死啊活啊的?&rd;
我告訴這位家長,你們的強迫式教育,已經讓孩子感受到了無比的壓抑,有時甚至是憤怒了,當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快樂時,肯定會朝消極負面的方向去發展,嚴重者會心里出現問題,造成人格和心靈出現激變現象。所以家長要放給孩子充分的自,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加以節制。自的身心發展是孩子生、心年齡同步成長的重要保障。
第六點,要給孩子正面樹立&ld;好孩子&rd;的評價標準。
經常會聽一些家長嘮叨,嫌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其實有這樣想法的家長完全是走入了一個誤區。有些乖順而不讓大人操心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自發性發育緩慢的結果,過于聽話的孩子往往隱藏著更嚴重的成長危機。
成人如果不能改變評價標準,&ld;好孩子&rd;往往會成為&ld;問題孩子&rd;。&ld;搗蛋&rd;,&ld;嬉戲&rd;,&ld;胡鬧&rd;,&ld;吵架&rd;往往是孩子的自我自發性的體現,不能一味地進行打擊,要在有所限制中進行保護。
在面對孩子出現的上述現象時,家長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孩子在道德品質方面并不一定出現什么問題,而是于教育和引導不力,或者運用錯誤的教育方法讓孩子走向錯誤的成長方向。
比如有些孩子雖然有些小問題,小毛病,家長如果總是指責和埋怨,時間久了,孩子便會認為自己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反正我沒有什么好的,隨便你們說什么好了,于是便真的破罐子破摔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性地告訴孩子,好孩子應該是什么樣的,至少應該是樂于幫助人,善于團結友愛人,誠實熱情地去積極做事等等。
總之,家長一定要重視第二反抗期這一特殊的成長階段。這時所產生的各種問題,需要家長在家庭教育觀念上必須及時進行更新,認真了解孩子的心聲,做好親子溝通的改善,否則,會讓在第一反抗期中沉淀下來的問題,再同時帶上第二反抗期所產生問題繼續成長。如果真的是這樣,孩子的問題會慢慢變成頑疾,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將會無法去做轉變。到那時,親子關系將會因為孩子關閉了交流的大門而無法溝通。
12-16歲:火星撞地球
第三&ld;反抗&rd;期
當如水的時光,在孩子們嬉戲玩耍中悄悄流走時,青春期歲月悄悄來臨了,就像隨風潛入夜的春雨,家長們驀然間便感覺孩子們如那雨后的春筍一樣,茁壯成長起來。
走過了懵懂無知活潑任性的第一個反抗期,又度過了自我感覺良好倔強堅持的第二個反抗期,家長在與孩子們磕磕碰碰的接觸中,不知不覺中已經度過了十多個春秋寒暑。然而,成長總不會是風平浪靜的,成長中也總會伴著無數的快樂和幸福,也會伴有寒冬、酷夏,甚至是驚濤駭浪。當家長們突然意識到孩子的教育又面臨一個前所未所的壓力時,心情又開始了五味雜陳。
案例一
小雪,女14歲,初中二年級,在爸爸和媽媽眼中,屬于小公主型的寶貝,成長的過程中享受著全家人無微不至的呵護。而當女兒進入青春期后,那個曾經很溫順乖巧的小公主形像,一天天變了,變得讓媽媽非常擔心,又非常焦慮。女兒對學習索然無趣,也極少花心思去用在學習上,相反卻在吃穿打扮上花盡心思。一談到學習,小雪便會和媽媽大發脾氣。一談到做家務,小雪也會把責任完全拋給媽媽,只認可自己是孩子,做家務這些事,是全職在家媽媽應該干的事。最讓媽媽無法接受的是,女兒小雪開始早戀了,這還怎么了得啊,真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寢食難安。
案例二
小兵,男13歲,學習成績一般,脾氣暴躁,喜歡網絡游戲,爸爸和媽媽把家中電腦上了密碼,加了鎖后,小兵開始在家庭以外尋找一切可以玩網絡游戲的機會,去同學家,去網吧等。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勸也勸了,求也求了,一切皆無濟于事??粗鴮W業一天天荒廢的小兵,爸爸和媽媽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青春期,這個讓無數家長頭痛且無奈的人生成長階段,就這樣來臨了。
之所以把&ld;青春期&rd;這個獨特的人生成長階段定義為&ld;第三反抗期&rd;,我是想從家庭教育的角度,把不同年齡孩子的心和生特點區別開來。更不想把家庭教育問題與心咨詢問題完全混為一談,因為就家庭教育而言,其實踐性和操作性更寬泛,也更靈活,也更藝術。
將&ld;第三反抗期&rd;的孩子比喻為&ld;火星&rd;,我想應該從孩子的性格和脾氣這些心和行為特點上來濃妝淡抹地形容一番。&ld;火星&rd;之火,有時只是微弱的火苗,而有時會燃起無名之烈火,再看家長這顆&ld;地球&rd;,不小心便會被闖入大氣層的&ld;火星&rd;給碰撞一下腰部。那么,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諸如男孩兒,亦或是女孩兒,都有哪些特立獨行的思想和行為特點呢?
特點一:自我意識更強烈。
第三反抗期的孩子們,已經有了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事物的能力,這時的孩子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已經有了初步的形成,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和家長有著很大的區別。這時如果家長們去人為干涉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往往會發生親子矛盾和沖突。比如案例一中的小雪,當媽媽看到孩子在穿衣打扮方面有些消費過度時,便勸女兒,可是換來的卻是一頓白眼和斥責:&ld;同學都有名牌,為什么我不可以有?你就這么小氣?&rd;幾句話讓媽媽感覺氣憤又無奈。
特點二:經常與家長&ld;南轅北轍&rd;。
你說東來我偏要向西,這樣的行為特點,往往讓很多家長非常惱火,本來家長認為孩子不能這樣做的事,現在想好心勸孩子不要這樣做,可是孩子呢?偏就不聽,偏就我行我素。比如還是案例中的小雪,平時媽媽想讓女兒打掃一下自己的房間,女兒則一揚眉:&ld;你做為全職太太,這點活還用得著我嗎?再說我也不會用拖把啊。&rd;再瞧小雪媽媽,幾乎是欲哭無淚,事后一想,自己還真沒有教育和引導過孩子做過家務。
特點三:行為標新立異。
第三反抗期的孩子們,常常是喜歡追求潮流的一代,這點往往讓家長非常難于接受。比如在電腦和網絡應用上,家長越是擔心孩子們迷戀網絡,耽誤學習,越是想制止孩子們,可是到頭才發現根本阻不住這個口子,就像對待洪水猛獸一樣。盡管有的家長去追查孩子的網名,到頭來卻發現連個網名都無法輸入查找之中,原來孩子們已經學會了反偵察,發明了&ld;火星文&rd;,那種奇怪的符號簡直讓家長束手無策。比如有一個16歲的女孩兒,讓媽媽感覺很不解,女兒每天晚上睡前把白運動鞋子擦的干干凈凈,一塵不染,可是第二天早晨卻胡亂用清水抹一把臉就跑了,家長甚至并不明白女兒頭上亂糟糟和腳下白白的鞋子,是到底為什么。
特點四:請不要窺探我的隱私。
很多家長常常不解孩子的心在琢磨什么,因為大多數家長與孩子溝通產生了問題,甚至是障礙,孩子有什么話也不給你說,這不是急死個人的事兒?于是很多家長便想著辦法窺探孩子的隱私。比如有一位媽媽擔心女兒有早戀的現象,便經常關注女兒的空間,經常關注女兒的日記和抽屜??墒怯幸惶?,女兒突然怒氣沖沖地告訴媽媽:&ld;請您以后不要再私自翻我的抽屜了,好嗎?拜托了,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我有自己的隱私空間了。&rd;女兒的話讓媽媽傻了眼。事后,媽媽終于弄明白,原來女兒設了機關,做了記號,只要自己動女兒的抽屜,就會被女兒察覺。
特點五:我在做我喜歡的事,別管我。
經??吹揭恍┖⒆用詰儆诰W絡游戲,或者熱衷于讀網絡小說,沒事折騰空間,再去看孩子們的家長,不是賭氣,就是指責,甚至還有干脆斷網的現象發生,這樣做,幾乎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本。對于孩子們的個性化喜好,很多家長缺乏支持和解的態度,仍然把全部目光都放在學習和成績之上,如果看到孩子心思不在學習上,沒有按自己要求去做,便會很不高興,可是家長們沒有想到的是,越反對,孩子越去做。
特點六:壞習慣已經讓某些行為產生了慣性。
在家庭教育問題中,比較突出的一類問題,就是孩子學習興趣不濃,成績不想。很多家長非??鄲溃勒f了千百遍,幾乎不起任何作用,孩子該稀里糊涂地玩兒還是玩兒,根本沒有危機感。比如有一位家長,看到即將中考的兒子仍然在我行我素,看在眼中,急在心上,沒有什么辦法,有時一提醒孩子,兒子便會說:&ld;你考試?還是我考試?我都不急,你急什么?要不你考算了。&rd;一句話,差點沒把家長給暈倒。事實上,家長完全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從小沒有給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相反,懶散的壞習慣倒是越大越顯現出來。
面對&ld;第三反抗期&rd;的孩子心和行為特點,家長們又該如何去調自己的觀念呢?如何解決親子溝通中遇到的矛盾呢?我想給家長們一些建議。
第一,放棄系在孩子身上的束縛,還其自。
在孩子成長的幾個階段中,特別是到了&ld;第三反抗期&rd;‐‐12‐16歲這個年齡段,孩子們基本上已經到了獨立放飛的階段,如果這時家長們仍然緊緊束縛著孩子,必然要招致孩子的強烈抗爭,上述幾個特點分析中,都不難看出,孩子面對家長的管束,幾乎都表現為一種張力。所以,對待&ld;第三反抗期&rd;的孩子們,與其如堵洪水一樣,莫如用疏導的方式,給孩子們以自,還他們飛翔的天空。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們體驗到翱翔的快樂后,認真對待爸爸和媽媽的意見和建議了。
第二,家長要轉變家庭教育觀念,尊重孩子。
在現代育人觀念中,尊重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在很多家庭中嚴重缺乏。這源于很多家長總把已經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們仍當幾歲的小孩子來看待。如果家長能夠讓孩子們多參與一些家庭事務的商量和決策,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意見,會讓孩子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的。同時讓孩子多了解父母工作、生活和教育的艱辛,也會喚醒孩子對父母的解和同情之心,當感恩之情被激活后,孩子自然會多體諒父母,認真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比如做一些家務,比如認真對待自己的學習,比如合安排用電腦學習,或者安排游戲時間等。
第三,面對親子關系中的矛盾和沖突,要冷處。
經常會看到一些家長與孩子在溝通中火冒三丈,而孩子呢,也往往是針鋒相對,毫不示弱。面對親子關系中的矛盾和沖突,我想告誡家長們:您一定要冷靜下來!當&ld;火星&rd;光顧&ld;地球&rd;時,眼前要做的事,必須要調星球的姿態和軌道,完全沒有必要正面相撞,對于兩者俱傷的后果,為何不選擇避讓來解決呢。&ld;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rd;這句話,在親子關系中仍是非常適用的,特別是針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講,家長的情緒會主導著孩子的情緒,家長退讓了,孩子也就成了一只巴掌,拍不響了。
第四,了解青春期孩子心和生特點,性應對。
很多家長缺乏對青春期孩子身心特點的了解,平時也缺乏學習和積累相關的資料,這就導致家長們對孩子讀不懂,看不透,更不知道如何針對孩子的心和生特點去溝通和交流了。事實上,&ld;第三反抗期&rd;的孩子們正值生發育的高峰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分泌,讓男孩兒和女孩兒們身體內充滿著躁動和不安,特別是感情的變化,注意力的轉移,往往讓孩子們更容易出現看待問題的偏激。而這時,家長必須要在了解孩子心和生特點的基礎上去性做好親子溝通,從說話的語氣、尊重的方式、事情的選擇等方面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
第五,家長要多了解時代接受新生事物,破解&ld;代溝&rd;。
很多家長總愛陷入一種經驗式的思考問題方式。動不動就拿自己當年的經歷或者觀點來管教孩子,這樣做的家長恰是忽略了時代在進步,時代不同了,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果家長不能緊跟時代步伐,不接受新生事物,不更新觀念,在親子溝通中必須要出現&ld;代溝&rd;。當孩子感覺家長不解自己時,慢慢也就不愿意和父母去廢話了。比如網絡之于很多家長,于家長不學習、不了解、不實踐,對網絡就有一種戒備之心,這恰會造成與孩子之間無法溝通,甚至無法正確教育和引導孩子合應用網絡這種先進的工具。
第六,樹立良好的形像少去嘮叨和指責,榜樣示范。
明智的家長,一般不會隨便開口去指責孩子的,總會先冷靜觀察孩子的言行,弄明白孩子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的后果都有哪些等等,然后再運用技巧去和孩子做溝通。同時家長還要充分重視一點:那就是,一定要做好自身的榜樣示范!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眼睛是雪亮的,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父母如何做事,如何說話。如果家長們在自己的形像上多下點功夫,通過學習提高自身修養,通過勤奮培養自身好習慣,面對孩子時,正應了:桃李無言,下自成溪。孩子對父母自是多了幾分敬重,自然也就愿意聽從父母的意見而做事了。
第七,家長要對孩子個性化的行為特點,正確引導。
很多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處處體現著個性化行為,而我們很多家長總是看不慣孩子的個性化行為特點,動不動就指責和批評孩子,甚至強迫孩子去改正。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招致孩子的反抗。比如孩子想弄一個很奇怪的發型,穿一件很另類的衣服,面對孩子的個性化特點,家長首先就要從校規校紀來引導孩子,讓孩子正確認識,不是爸爸和媽媽不允許你這樣做,而是學校有規定,我們必須要遵守學校的規定,只有這樣,你才是一個合格的好學生。比如孩子在家里想打破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時家長就必須要考慮到運用家庭規則來約束孩子了,通過家長的引導讓孩子明白,家庭規則不是針對他個人而定的,是全家人都必須要遵守的。
第八,家長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用心包容。
&ld;第三反抗期&rd;雖然時間跨度從12歲一直到18歲左右,但是這只是一個特定的人生成長階段,有很多問題在孩子度過&ld;第三反抗期&rd;后,隨著步入大學和走向社會,通過自身認知能力的發展,在社會這所大學校的重新再教育和影響下,會逐步糾正身上曾經擁有的一些不成熟的觀點和做法。如此說來,家長無需為眼前看到的孩子身上存的一些行為習慣而苦惱。不過,對孩子進行長期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對遵紀守法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堅決不能大意,這關系到孩子成長道路方向的問題。方向不偏,剩下的就是細節問題,對于枝枝杈杈,通過家長這個園藝師的修剪,相信會培育出一棵健康茁壯成長的參天大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