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不合理請求
小時候孩子們什么都不做要求,家長們給什么就要什么,不給的話也沒辦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也在發(fā)生這悄然的變化,想要什么就直接跟父母伸手要,身為父母都心疼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給誰什么吧。但是漸漸的,爸爸媽媽們會發(fā)現孩子們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合,父母們可忍不住了,那么,家長們該采取怎樣的科學方式來應對呢?
我們對孩子承諾的一定兌現,對孩子禁止的一定要堅持。不能因為自己情緒好或者事情小,就遷就孩子。這樣才能建立父母的威信以及和孩 子相處的規(guī)則,讓孩子明確地感到父母言出必踐。孩子所以耍賴,是因為他認為這樣可以左右大人,如果我們讓他確信耍賴無效,他以后就不會耍賴了,沒有人愿意做毫無希望的事。
有的父母朋友會通過轉移注意力來解決,我認為這是權宜之計,不能從根本上確立規(guī)則,讓孩子把&ld;哭&rd;、&ld;鬧&rd;、&ld;賴&rd;、&ld;搬救兵&rd;等本領都使完,從而發(fā)現只有&ld;合&rd;才能得到支持,其他都無效,是最好的。當然這些是在孩子安全的底線之上。
在拒絕孩子的不合要求的時候,一定要兼顧兩個教育點:其一,讓孩子明白為什么不能這么做;其二,讓孩子感到我們對孩子的愛意,我 們這樣做是為了孩子或全體。比如,不買奢侈品或者多余的玩具,是因為保證我們有經濟能力維持孩子上學和全家地支出,是因為&ld;虛榮&rd;、&ld;奢侈&rd;對人是有害 的,滿足孩子所有合的需要是父母的愛和責任,拒絕不合的要求也是父母的愛和責任;媽媽不能跟寶寶玩是因為媽媽有工作或者和別人談話,而不是媽媽不喜歡 寶寶等。
孩子的很多要求雖然不宜滿足,但是并非這樣的要求是過分或者不合的,比如孩子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和探索。這時候,我們正好幫助孩子來增長相關的知識和能力。如果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有危險,我們正好可以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規(guī)避危險,比如孩子喜歡按飲水機玩,我們就可以演示蘋果被開水燙皺,來告訴孩子熱水的危險;如果孩子的嘗試,會造成器物的破壞,我們就借機讓孩子分辨不同器物的價值,然后幫孩子找到替代品;如果孩子的要求會妨礙他 人,我們就借此教孩子&ld;尊重他人&rd;,以及分辨自己和別人的權利??傊?,孩子探索的愿望是無辜而健康的,我們要規(guī)避相關的危險、不便、損失,又能滿足孩子常 識、體驗的愿望才是最好的。
有一種情況,孩子的要求是合而且有價值的,但是卻給大人帶來很多的麻煩,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舍得為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愛是那么的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