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太慢有七種原因 你家孩子是哪一種(2)
這種情況存在的最多,可以說,前面一、二、三種類型的&ld;磨頭&rd;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問題。如果孩子不會管時間,他對時間也就沒有概念,寫作業、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給孩子自己管自己時間的自。讓孩子為自己每天的學習和生活訂個計劃,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地寫下來,并每天自己監督完成情況。
當然,對于年齡小一些的孩子,老師和家長可以在他訂計劃的時候,提一些建議,和孩子多討論,以便他的計劃能夠更可行更科學。如果老師和家長堅持這樣做三個月以上,你的孩子一定能成為一個做事有效率的人。
可是,現在,很多老師和家長總是習慣什么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ld;該寫作業了。&rd;&ld;到練琴時間了,別看電視了!&rd;&ld;該洗澡了!&rd;每天晚上,很多家里,常常能聽到老師和家長這樣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老師和家長總是這樣替孩子安排時間,孩子當然不用自己操心去怎么安排時間了,也就很難有時間觀念。因此,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你就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的奴隸,那你就一分一分地替孩子安排時間。我想明智的老師和家長一定會做出聰明的選擇。
用鬧鐘督促孩子做作業,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業。在孩子使用鬧鐘前,有個孩子做作業的速度相當慢,總是一會兒喝水,一會兒玩橡皮,20分鐘的作業拖一個多小時還不能完成。后來,孩子媽媽想了個主意,她每天根據孩子的作業總量和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幫孩子估算出做作業需要的時間,然后讓孩子在寫作業之前先上鬧鐘,鬧鐘在孩子完成作業的期限前10分鐘響。從這以后,這位母親再不用在孩子后面催促&ld;快點、快點&rd;,鬧鐘是他最好的催促。
同時,孩子在自己定鬧鐘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體驗到了成功感,不再把作業當作幫老師和父母完成任務,學習更加自覺。
有些孩子寫作業拖延時間拖成習慣了,每天都要到晚上十點才能完成作業,減少了睡眠時間,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降低了學習效率。周而復始,造成惡性循環。這時,我覺得可以給孩子確定一個作業完成的最后時間。要保證孩子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很多老師和家長規定孩子九點鐘睡覺。
所以到了晚上九點,孩子的作業還沒有完成,就不再寫了,要求孩子必須睡覺。作業沒有完成,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后,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這是個狠招,老師和家長要具情況而定,不能多次使用,只能在關鍵時用上幾次。
因為做作業磨蹭,女兒的業余時間全被占用了,沒有玩的和做其他事的時間。所以,她對學習開始產生厭煩情緒,總盼著放假。又因為作業不抓緊時間,到考試時,會做的題也做不完,致使學習成績下降。這一切引起了我的重視。于是,我決定給我女兒支一招,將作業當成考試來完成。
一天,女兒放學回家,正要打開書包做作業,我便過去對她說:&ld;從今天開始,咱們把作業當考試吧,怎么樣?&rd;女兒一愣,詫異地問我:&ld;怎么考啊?&rd;我就反問她說:&ld;你們考試有什么規定嗎?&rd;女兒不假思索地說:&ld;當然有啦!&rd;于是,我倆邊寫邊說,將有關考試的要求一一記錄下來,并對女兒說,按考試要求做完作業,你就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一聽這話,女兒的勁頭更足了,趕緊拿來鬧鐘,讓我幫她計算一下完成作業所需要的時間,迅速將鬧鐘上好弦,用很短的時間將作業所需要的用具準備齊全,儼然一副考試的架勢。我提醒她說:&ld;考試可不讓看書呀!&rd;女兒很自信地說:&ld;我不看書也都會&rd;。
&ld;考試&rd;開始了,看到女兒一本正經的樣子,我打心眼里高興。原來要耗上兩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作業,今天只用了二十幾分鐘。鬧鐘一響,女兒將作業本遞給我,風趣地說:&ld;爸爸老師,給我判卷子吧!&rd;
經過一個月的將作業當成考試的訓練,女兒做作業的速度快了許多,準確率也大大提高。這種辦法不但激發了她的學習興趣,也給我們全家的生活增加了許多樂趣。
其實一個孩子時間觀念不強,絕不會只是表現在學習方面,而應該是表現在生活與做事的方方面面。一個時間觀念不強的孩子,不但做作業慢,做任何事都慢!所以平時在生活中各個方面都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比如:我的兒子和他表弟每次游泳完回來之后都要洗澡,如果老師和家長不提醒他們時間,兩個人可以在里面打打鬧鬧洗上半個小時不出來,這邊的作業還沒動。這就說明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
后來我就有了經驗,規定孩子只能洗10分鐘,而且不給鬧鐘,讓孩子自己估計時間!這樣孩子的腦子里就有了時間觀念,到了大約10分鐘時間,孩子就會趕緊出來,有時我還會問兩個孩子:你估計你洗澡剛才用了多長時間?答的準確的孩子,我會表揚他,說他時間觀念強;吃飯時也一樣,我會規定孩子必須要在20分鐘內吃完,吃完飯后,估計一下自己吃飯花了多長時間,看看自己估計的時間與真實的時間相差多大;早上起床我也規定時間,7點聽到鬧鐘鈴響,必須自己起來,15分鐘時間穿衣、洗臉、刷牙。7點15分準時早讀,讀20分鐘。經常督促,孩子的時間感就變強了。
(1)每天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年級不同,難度不同)。規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目。讓孩子感受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的時候,有時候幾分鐘也沒寫一個字,寫不出一個小題。
(2)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鐘內最多能寫出多少個字。記下每次的情況,并進行對比。
(3)一分鐘寫數字訓練。每天讓孩子練習一分鐘寫&ld;0123456789&rd;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隨著寫得組數越來越多,孩子的書寫速度變快,更能感到一分鐘能做這么多事。
以上訓練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鐘可以做這么多事情,珍惜時間。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速度。訓練時以1分鐘為一組,每天練二到三組。在訓練的時候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并進行對比。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老師和家長喜歡不停地喊,不停地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老師和家長就更生氣!應該反過來,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及時發現孩子快的一面,強化孩子快的時候,孩子一旦速度快了,馬上表揚。比如:&ld;今天穿衣服比昨天快多了!&rd;&ld;今天吃飯速度真快!&rd;&ld;今天作業速度比昨天快了5分鐘&rd;。&ld;今天收拾書包比昨天快多了。……&rd;多找孩子快的時候表揚之,孩子慢的時候,裝作看不見,故意淡化它,要讓孩子不斷意識到自己確實比以前快了。
孩子磨蹭,時間觀念差,老師和家長在家里督促孩子的同時,還需要與學校老師溝通,爭取取得老師的佩合。因為有些孩子在家里有老師和家長督促的情況下,速度會變快。但是到了學校,沒有了外人的督促,習慣的慣性又會讓孩子慢下來,所以,如果能取得老師的佩合,在學校也能督促孩子,這樣孩子的矯正速度就會變快。
小健今年7歲,是一年級的學生,看上去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老師和父母卻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因為小健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磨磨蹭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要么咬手指,而且寫一會兒就起來溜達一圈,到外摸摸看看。這樣的寫法怎么能快起來?一個小時的作業常常兩三個小時都寫不完,所以每天總是很晚才能睡覺。小健為了作業的事經常挨爸爸的揍。老師也反應小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常搗亂,很調皮,一會兒拽別人的頭發,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影響其他的同學和課堂秩序。
這個案例屬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這種情況在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中尤其多,這些孩子于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時間比較短,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做作業超過20分鐘,他就會坐不住,寫一個字走神5分鐘,當然作業就拖拖拉拉了。因此,老師和家長可以讓這樣的孩子分段寫作業。就是放學回家后,問問孩子總共有多少作業,以20分鐘為一段,做20分鐘作業后,休息一會。這樣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完成作業。
1、作業分段。你可以規定一定的做作業時間,你先了解孩子當天的作業量,然后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給予獎勵,尤其是不要忘了精神獎勵,精神贊揚。如在壁上貼小紅花之類的。如果當天作業太多,可以把作業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每段時間不可過長。如第一次規定做15或者20分鐘,完后休息一會,然后再規定一個15或20分鐘,再休息。當孩子的注意能力提高以后,以后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等養成高度集中學習的好習慣時就不用分割時間了。
2、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齊,尤其是書桌,不能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要求孩子在學習之前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避免寫作業的過程中又找東西。孩子學習的環境還要安靜,如果你的孩子抗干擾能力不好,最好保證孩子聽不見孩子電視的聲音。不要在孩子正在學習時,中途為了關心孩子,又為孩子送水果,倒水,表示關心,這其實也是在干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