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磨蹭 怎樣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bsp; 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家長們逐漸開始抱怨起孩子身上的各種壞習慣,比如,做事磨磨蹭蹭,這是令家長們最為煩惱的一點,盡管父母們跟在后面扯著嗓子喊&ld;快一點,快一點&rd;,他們也都裝作沒聽見,照舊慢慢吞吞的。那么,到底該如何應對孩子的這一習慣呢?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呢?一起閱讀下面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孩子如果沒有時間的概念,寫作業、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許多家長總是什么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ld;該寫作業了。&rd;&ld;到練琴時間了,別看電視了!&rd;&ld;該洗澡了!&rd;常常能聽到家長這樣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長總是替孩子安排好了時間,孩子當然不用操心怎么安排時間了,也就很難有時間觀念了。因此,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你就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用鬧鐘督促孩子做作業,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地完成作業。鬧鐘是他最好的催促。同時,孩子在自己定鬧鐘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體驗到了成就感,不再把作業當作幫父母完成任務,學習更加自覺。
按考試的要求做完今天的作業,其余時間就可以讓孩子們自安排。設定好考試的時間,讓孩子在做作業有一種緊迫感。久而久之,孩子做作業的速度也就快了,準確率也會慢慢提高。
一個時間觀念不強的孩子,不僅做作業慢,在任何事情上都會磨磨蹭蹭。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就需要父母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凡事要多提醒,讓孩子知道時間的緊迫性,循循善誘。
(1)、每天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年級不同,難度不同)。
(2)、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的生字。
(3)、一分鐘寫數字訓練。每天讓孩子練習一分鐘寫&ld;0123456789&rd;的快速書寫。
通過以上的訓練能夠讓孩子了解到時間的寶貴,一分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速度。訓練時以1分鐘為一組,每天練二到三組,還要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并進行對比。
有些孩子在家里有家長督促的情況下,速度會變快。但是到了學校,沒有了外人的督促,孩子又會慢下來了。所以,如果有老師的配合,在學校也督促孩子,這樣孩子的矯正速度就會變快了。
小健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父母卻一直揪心著他的學習。因為小健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寫法怎么能快起來?
老師也反映小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常調皮搗亂,一會兒拽別人的頭發,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
這個屬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這些孩子的注意力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做作業超過20分鐘,他就會走神,如果寫一個字走神5分鐘,作業當然就拖拖拉拉了。
你先了解孩子當天的作業量,然后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給予獎勵。
如果作業太多,可以把作業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如第一次規定做15分鐘,完后休息一會,然后再規定一個15分鐘,再休息。當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后,往后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等養成高度集中學習的好習慣時就不用再分割時間了。
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齊,尤其是書桌,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但不要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孩子學習的環境還要安靜,不要在孩子學習時,中途為了關心孩子,又為孩子送水果,倒水,這其實也是在干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