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熟 做家長的應該怎么辦
&bsp; 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特有的年齡段里做該有的事情,能夠擁有一個溫馨而美好的童年時光,但是,現(xiàn)在的孩子卻越來越早熟,早熟到讓家長都感覺差異的地步。那么,當家長們遇到早熟的孩子的時候,父母們應該怎樣做呢?下面趕緊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通俗的來講:現(xiàn)在的孩子都成精了,都很早熟。其實日常生活中不難發(fā)現(xiàn)早熟的孩子,昨天筆者去超市買東西,就碰到一個早熟的孩子,當他媽媽拿著杯子問他好看不,那個大概有五歲大的孩子一瞥說:丑死了,沒有一點品位。想當年咱們這一代在五歲的時候連品位這個詞都不知道,只能現(xiàn)在的孩子懂的太多,多的讓家長有點詫異。
其實在生活中,家長通常會不自覺地試圖用自己的想法去影響孩子,例如在孩子的穿著上和在孩子選購物品時,很可能就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安排,如今的孩子見啥學啥,而且還學的有模有樣的,以至于他們的心年齡都比實際年齡大,這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家長應如何引導才不會矯枉過正?
南寧市民劉女士有一個4歲大的寶貝兒子。在為兒子挑選玩具時,劉女士認為,&ld;按&rd;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會喜歡積木之類的玩具。沒想到兒子卻對其視若罔聞,偏偏對機械類的模型玩具感興趣。劉女士有些驚訝,她感慨,如今的小孩普遍都比實際年齡成熟,不能再用以前的觀點去左右他們了,只要不過分,就應該讓他們順其自然的去選擇。
劉女士之所以深有感觸,還因為有一次帶著兒子逛街,兒子非得吵鬧著要店里一輛售價最貴的模型車。起初劉女士以為兒子&ld;只選貴的&rd;,后來觀察和交流,她才了解到,4歲的兒子并不知道&ld;高價值&rd;的意義,而是單純從天性出發(fā),僅認為那輛車的&ld;手觸感好&rd;、&ld;更像真車&rd;而已。從此,劉女士養(yǎng)成了將兒子放在平等位置,有事一起溝通商量的習慣。
教育、心咨詢師蔡靖之認同劉女士的做法。當孩子有自我判斷能力時,與他們相處,就應該是平等的關系。溝通、觀察、思考,從而總結出更好的相處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相處何嘗不是如此?這就是所謂&ld;與孩子做朋友、一同成長&rd;的教育方式。
賴先生步入中年后感慨,于性格原因,他從小就比同齡孩子心成熟,雖然也被夸獎是個懂事又安靜的孩子,但是其實內心并不開心。朋友也不多,因為他當時覺得同齡的朋友很&ld;幼稚&rd;,而成年后,他又很后悔沒在年少輕狂的年齡做些曾被他認為&ld;幼稚的瘋狂事&rd;。
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們如今也常常因為社會的氛圍和家長的眼光來做些超過他們實際年齡的事。一位7歲孩子的母親吳美珍表示,成人服裝去年流行羅馬靴、短褲搭黑絲襪等,在兒童服裝店里銷售的衣服也緊跟潮流,&ld;現(xiàn)在的孩子著裝是不是過于成人化了?那衣服要是放大幾號也能給成人模特走秀了。&rd;幼兒園表演,肚皮舞、拉丁舞等節(jié)目形式層出不窮。&ld;其實得承認,有時孩子們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就是有點擔心他們沒能享受自己年齡的樂趣。&rd;
&ld;在什么年齡做什么事。&rd;蔡靖之表示,他們作為心咨詢師,很希望每個人都能做當下年齡該做的事,包括家長也要按孩子的生年齡、心來對待孩子。因為過于成熟不僅容易缺少朋友,還可能因此錯過了一些人生體驗。但是,人是會受身邊環(huán)境影響的,如果孩子不能再保持&ld;稚嫩&rd;,那就應該讓孩子按最有利于其成長的方式進行教育。
專家認為,如果家長有跟上面的那位吳媽媽同樣的擔心,就應該好好觀察,孩子在追求時尚的同時是不是忽略了內在美的追求,不要因為外在的容貌而變得虛榮不堪,家長也可以告訴他們,孩子和大人是不一樣的,如果孩子特別喜歡這樣打扮,可以告訴他好好吃飯好好鍛煉身體,等他們長大了也可以穿。至于孩子語言上的早熟,做父母就應該檢驗自己是不是在孩子面前說的多了,還有不要讓孩子有成熟畫面的影視包括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