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家長們應該怎么做
&bsp; 孩子們在上學期間,難免會發生一些突發問題,比如某一天他突然告訴你他不想去學校、不想讀書,那么,此時,身為家長的你,到底應該怎么做呢?其實,孩子們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會遇到這樣類似的情況,導致出現這類情況的原因也有很多,所以,各位家長們首先要學會找到具體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
當孩子討厭上學念書時,家長應先檢討一下自身有無以下行為:
◎ 容易生氣,動不動就打罵孩子;
◎ 從不稱贊孩子;
◎ 總是要求孩子考試得第一名或100分;
◎ 不給孩子娛樂的時間,只要孩子一打開電視,他們便會問:&ld;功課做好了沒有?為什么看電視?&rd;
◎ 給孩子許多補充練習。除了學校的作業外,孩子還要做爸爸媽媽布置的家庭作業。
除此以外,像父母不和、家庭生活不協調、雙親外出工作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使他無心念書。
1.不要操之過急 家長應了解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孩子共同設計一個可行的學習目標,切忌因操之過急而給孩子造成壓力。
2.要保持自己愉快的心情 家長的心情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情緒,因此,在幫助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這種情緒會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3.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能力不及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否則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感。
有一次,我到一個朋友家做客,見他的孩子玩意正濃。這時,孩子的母親用微笑的態度,在孩子旁邊用兒歌的旋律唱出:&ld;乖孩子,要學琴,叔叔嬸嬸再會吧!&rd;然后輕輕拉了拉孩子的手。孩子果然愉快地放下手中的玩具,向客人打了招呼,跟著媽媽去房間了。這位母親用游戲性語言成功地喚起了孩子學習的興趣。
相反地,如果這位母親用責罵的語氣對孩子說:&ld;學琴的時間到啦,趕快到房間去&rd;,孩子就算是放下手中的玩具,跟媽媽去學琴,也一定學不好!
我有一個學生偉強。他家居住面積不大,爸爸就在他的床邊放置了一張小桌子,在桌子的左上角安裝了一盞燈。每天晚上,全家人吃過晚飯,就會各自干自己的事情:爸爸靜靜地坐在沙發上讀報;媽媽輕輕地做家務;偉強也就會自動走到他自己的書桌前,坐在椅子上做功課。
適當的時機,爸爸媽媽會走到偉強面前,對他說:&ld;我知道你一定會把功課做好的。你真乖,不用爸媽擔心。&rd;在父母默默的鼓勵和支持下,偉強養成了自動學習的態度。
我認識一位很成功的人士,他小時候因入學早,各方面表現都不如意,因此很自卑。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家里玩拍皮球,比其他的小朋友拍得又多又好。他爸爸對他說:&ld;孩子,你真行!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孩子。你是班里年紀最小的,如果你晚入學一年就好了。不過,我們一起努力,解決問題,你會趕上別人的。&rd;經過那一次,他對自己恢復了信心,知道自己有潛能,開始努力讀書了,很快便成為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