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小學“期末大練兵”,部分學生天天復習到11點(2)
但老師話中的&ld;練習&rd;,非非爸卻有著不同的解。&ld;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我們都知道,但這句話講究的是&ls;重在平時&rs;,而不是期末&ls;抱佛腳&rs;拼命模擬考。&rd;看著女兒對于期末模考日趨麻木,非非爸其實很糾結,&ld;三年級的孩子應該有大把的時間看書寫字培養興趣,而不是每天都坐在教室里拼命對著試卷&ls;奮戰&rs;。&rd;
盡管明白所有的道,但&ld;大環境&rd;卻逼迫非非爸一再給孩子&ld;加碼&rd;布置作業,&ld;非非有一個好朋友叫樂樂,樂樂爸爸也勸過我,忙到10點才是好學生的&ls;標簽&rs;,差生們是不會忙到10點的,因此才&ls;差&rs;。我們沒法給孩子創造&ls;拼爹&rs;的條件,只能靠孩子自己奮斗了。&rd;
不光是學生家長,作為旁觀者的網友也在默默圍觀著家長和孩子們的&ld;期末模考大混戰&rd;。1月10日,一位名叫&ld;馬大油&rd;的網友就在西祠胡同里發帖,寫下了小侄子復習到11點的期末辛苦:昨晚去親戚家玩,吃飯前就看小侄子在書房寫作業,匆忙吃完飯后,又去寫了。一直到我9點鐘走時,還沒寫完。我臨走時忍不住問親戚:他怎么這么多作業要做?&ld;還早呢,下周五要期末考試,最近每天都要帶回來幾張卷子,有的是在學校課堂上已經做過的,老師要求帶回來訂正鞏固,有的是要回家新做的。題海戰術嗎,現在做卷子成了家常便飯。為了應對期末考試,我最近天天陪他到近11點。&rd;親戚說。&ld;那平時應該沒作業吧?不是說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嗎?(小侄子上二年級)&rd;&ld;你當真你就輸了,怎么可能不布置作業呢?平時一般做到近10點,雖然比較累,但總算學習在班上名列前茅。&rd; 親戚笑道。
&ld;馬大油&rd;在帖子里寫下了自己的感慨,引得網友們在帖子里建起了&ld;高樓&rd;發表評論。不少人大[微博]呼&ld;減負減負負負得正&rd;,網友&ld;@jyrai&rd;還舉出了自家侄子的例子,&ld;作業多未必能提高成績。我家小侄子本來成績很好,最好時考班上第二名,平時考試基本上都是前幾名。后來進了初三,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作業,孩子都快被題海逼瘋了,沒興趣學習了,成績反而掉下來了。&rd;&ld;@jaefrest&rd;感言:&ld;就好比違背科學規律搶工期的建筑工程,最后完成的質量怎么能讓人放心?!&rd;
&ld;期中和期末兩次大考是階段性的檢測,是為了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加以彌補,所以,不能將期中考[微博]期末考的目的進行混淆。&rd;南京市教研室書記、江蘇省特級教師劉永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發表了自己對于小學中低年級&ld;期末模擬考&rd;的看法。雖然不少家長和老師都繃緊了弦,拼命揪著孩子奔向期末考高分的終點線沖刺,但劉書記建議,還是應該以平常心來對待期末考試,車輪戰般的&ld;模擬考試&rd;意義并不大,對孩子實際學習水平的提高作用也不大。
&ld;都知道中考和高考之前會有一模二模的測試,但中高考是帶有選拔性質的考試,和期末考試的性質并不一樣。&rd;專家表示,中低年級小學生出現&ld;期末模擬考&rd;的現象,和區域性的考試評價、過大的學業壓力都有關系,會給孩子造成過重的學習負擔。
同時,劉永和提醒家長,在給孩子&ld;減負&rd;的同時,并不代表應該完全將孩子的學習&ld;放手&rd;交給老師。&ld;像石頭媽那樣,晚上回家和石頭一起訂正試卷的做法就是可取的,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應該起到老師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家校共同努力,孩子的成長才能更加快速。&rd;
小萌(學生):從一年級就開始模擬考試了,似乎也沒那么可怕。老師說了,就是給我們提前練習一下。但是每次發卷子的時候,心情還是會像過山車一樣。考的好的時候去講臺上拿試卷,老師都會對我笑,錯的題目多的時候老師不會看我。爸爸說了,我這樣的心態好像還是對考試有點害怕的。
莉莉爸(家長):想要擇校,一張光鮮的成績單是首要條件。所有的孩子都在考,就我們不學不練的話,孩子長大了會怨我們的。
小小媽(家長):我們讀書那會兒考試真沒這么頻繁,每個單元做個單元練習,期末之前試卷稍微多一點,但也不至于每天都考。二年級的孩子,真有每天都舉行模擬考試的必要嗎?
劉老師(一位小學五年級語文老師):如果不是區里要調研分析班里的考試成績,誰想在期末復習的時候每天都改試卷?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期末考試后的質量分析會上,誰都不想因為班里的均分低而作檢討。
@云起裝飾(網友):小學的成績和初中高中掛鉤,影響到底有多大呢?&ld;每天學習到晚上11點+成績可能突出點&rd;的童年是歡樂的嗎?低年級的成績是家長需要還是小孩需要?再有,學校個排名想干什么?
自2013年起,北京東城區崇文小學就實施了沒有試卷、不計分數的&ld;快樂期末考試&rd;,據悉今年該校還延續這一做法。記者也從部分學校了解到,為了讓考試更能體現考查學生能力的作用而又不增加學生的負擔,學校紛紛推出特色考試,讓學生們&ld;玩著考&rd;。
&ld;我最喜歡拼七巧板,我拼出了四種圖形,得了五顆星,超好玩!&rd;育英學校一年級7班的高悅然告訴記者,這次數學期末考試以闖關的形式進行,學生們人手一張任務卡,到不同教室完成闖關,以星級打分。&ld;我們特別喜歡這種考試,在玩中學,而且還增加了我們的自信心!&rd;二年級6班的許博卿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二次參加這種數學期末考試,希望以后的考試都能這么進行。
&ld;這不僅是一次考試,更是一場感受親子、共同成長的盛會。&rd;二年級7班賈韻揚的父親說,在此次考試中,家長作為志愿者也各有任務,包括維持考場秩序、擔任考官等。二年級4班李澤佳的母親認為,與孩子一同參加考試不僅能促進彼此間感情的交流,更有助于從多方面了解孩子:&ld;試卷考試只能讓我們看到孩子的分數,但在闖關游戲中我們能看到孩子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甚至是與同學間的交往能力。&rd;
&ld;試卷分數呈現的是結果,不能完全體現孩子的思維過程和動態操作過程,更不能全面展示孩子的綜合能力,因此,我們想到這樣動態的闖關形式。&rd;育英學校小學數學副主任劉娟介紹,闖關考試的靈感來自于&ld;趣味數學節&rd;。學校希望通過形式創新,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減負問題。闖關內容設計一、二年級數學老師通力合作完成,結合教學內容開發考試項目,并不斷研究、完善。&ld;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讓他們覺得考試就像闖關游戲一樣好玩,從心里愛上數學,并幫助他們盡快度過幼升小的適應過程。&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