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胎教的4個注意事項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的孕婦開始注重胎教對小寶貝的作用。那么在諸多的胎教方法中,大家都比較傾向于那種胎教方法呢?相信大部分媽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音樂胎教,因為這項胎教實施起來簡單容易,還能使自身心曠神怡,擁有一個好心情。但是,音樂胎教也是有講究的,不僅要選對音樂,正確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準媽媽處于孕期的不同階段,音樂的選擇也有差別。例如早期應聽一些輕松、愉快、詼諧、有趣、優美、動聽的音樂,使孕婦感到舒心。中期的胎兒生長發育快,聽覺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胎教音樂的內容應更豐富,如大提琴獨奏曲或低音歌聲或樂曲之類。父親的低音唱歌或者哼一些曲調,胎兒會更容易接受。
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孕婦于面臨分娩,難免有些憂慮緊張的感覺,這時期播放的音樂,音色上要柔和、歡快一些,例如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作品《千與千尋》配樂《永遠同在》,傳遞出&ld;希望永在&rd;的意象,可增強孕婦戰勝困難的信心,并把這種愉快的感覺傳給胎兒。
一般胎教音樂會都會邀請準父母一起參加。然而,媽媽入神傾聽、爸爸恬然入睡的情景可謂音樂會的常見一景。其實,音樂胎教不僅僅是準媽媽一個人的事,也需要準爸爸的密切配合。在聽音樂時,準爸爸可以溫柔地撫摸腹中胎兒,和他說說悄悄話。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孕媽咪放松心情,還能進行良好的親子互動。
很多準爸媽誤以為胎教音樂就是世界名曲,其實不然。有些名曲并不適合準媽媽聽。例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旋律中充滿了強烈的情感掙扎,普通人聽來都會覺得心驚肉跳,更別論孕婦了。
進行孕期音樂胎教時,應選擇旋律溫和自然、有規律性的音樂,如大自然的河川、溪流聲、蟲鳴鳥叫聲,如《小夜曲》、廣東民樂《彩云追月》、《藍色多瑙河》等旋律悠揚的圓舞曲,甚至是流行天王周杰倫的《菊花臺》交響樂改編版本,都可成為與寶寶溝通的音樂使者,效果不分伯仲。
胎教音樂要聽多久?這是許多準媽媽都有的疑惑。其實,音樂胎教的時間要相對固定,不要經常變化,反復聽幾首曲子可以使胎兒易于記憶。音量方面,若在室內母嬰同聽,樂曲的音量以75~80分貝為宜,時間每次為20~30分鐘,每天可在固定時間聽2次。音樂的音量不宜過大,也不宜將錄音機、收音機直接放在孕婦的肚皮上,以免損壞胎兒的耳膜,造成胎兒失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