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告誡:父母過多代勞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bsp; 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現在,家長們越來越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希望他們按照自己規劃好的道路,一帆風順度過自己的人生,盡量少走許多彎路。于是,大家費盡心思的給孩子鋪平道路,做好打算,孩子們卻越來越偏離這些設定好的軌跡,讓家長們很是苦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說孩子沒有責任心,很難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總等著父母去幫忙。然而,父母們卻沒想想,孩子是怎樣變成這樣的。
最近,朋友一臉愁色地問我:&ld;我孩子今年剛上初中,這才沒幾天,我就替他去學校送了3次書包。這么大了還不讓我少操點心,這以后咋辦啊?&rd;我常 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說孩子沒有責任心,很難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總等著父母去幫忙。然而,父母們卻沒想想,孩子是怎樣變成這樣的。
中國的家長(微博)喜歡包辦,從小就替孩子籌辦好一切,從找好衣服放在床頭,到做好早飯喊孩子起床,再到幫孩子收拾書包,送孩子上學……原因多半是孩子 小,怕&ld;累&rd;著他,擔心&ld;傷&rd;了他??蛇@些事情本是孩子該做的,父母全然不顧地一手攬過來,剛開始時,孩子還會&ld;反抗&rd;,還會對父母的&ld;干涉&rd;表示不滿。 然而孩子慢慢發現,有父母替自己收拾書包、計劃時間、準備衣食,自己啥也不用操心,其實也挺好的,于是干脆就懶得想、懶得做了。更重要的是,當孩子遇到困 難、挫折,父母往往會在第一時間替他解圍。就這樣,在&ld;愛&rd;的庇護下,孩子原有的熱情、獨自處問題的能力都被削弱了,責任也悄悄地發生了轉移。孩子不再 認為這是自己的事,而是父母的事,責任意識也減弱了。
因此,我建議家長要馬上停止自己的&ld;替代&rd;行為。比如小劉,應該讓孩子自己回家拿書包,哪怕孩子不高興也不要心軟。每天晚上要求孩子好書包 再睡覺,養成有責任心的好習慣??梢哉f,父母感覺越輕松,孩子的成長就越好。如果家長在養育孩子上感到勞累,那多半是教育思想和行為出了問題,喜歡越俎代 庖。因此,家長在教育中,不妨讓孩子走在前面,自己發現他的路,享受成長的樂趣。家長則要在后面跟隨孩子,只有當孩子確實需要幫助時,才走過去,幫他一 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