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耐心怎么培養好
孩子沒有耐心是常見的問題,但是怎么管教也不聽就讓媽媽們煩惱了,對待沒有耐心的孩子,作為家長應該怎么處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孩子沒有耐心怎么辦
讓孩子嘗到“甜頭”
成就感是孩子在興趣學習中得以堅持下去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學圍棋的孩子總是輸棋,積極性就會被挫傷,但是,假如讓他有輸有贏,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因此,父母最初和孩子下棋,索性先讓他幾步,等他棋藝提高后再“公平競爭”;另外,每走一步,不催孩子,啟發或給些積極的暗示,使之獲得茅塞頓開的快樂,這點“甜頭”一定要讓他品嘗到。慢慢地,孩子不僅喜歡下棋,也能平和地對待失敗了。
伙伴激勵
和小伙伴共同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媽媽們不妨聯合起來給孩子報興趣班,比如兩個孩子一起學畫畫、下棋或跳舞。因為有固定的“伴兒”,孩子很容易把上課看成是歡聚的時刻,心向神往。
親子同學
學齡前的孩子,對老師的話領悟不到位,爸爸或媽媽最好和他一起聽課,記下要點,回家后扮演老師的“助教”,每天“陪練”,有了父母的參與,孩子更容易持續下去。
彰顯成績
學畫的孩子如果能經常看到自己的“畫展”是一件令他們驕傲的事,而驕傲也會衍變成動力。因此,媽媽最好在家里辟出一面白墻,專門展示孩子的作品,并定期更換,而將其新作與老作品比較,則能更清楚地幫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習的愿望也更強了。
如果孩子學音樂,這個方法也很靈驗——將他們所彈或拉的曲子錄下來,一家人共同欣賞,隔一兩個星期再把這首曲子重錄一次,讓孩子明白只要繼續努力,下次會更好。
用自己的興趣感染孩子
興趣培養不僅僅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的身教更具有精神上的鼓舞作用。如果孩子能在耳濡目染中延續了父母的愛好,興趣學習就容易轉化成孩子自覺的行為。
適度壓力很必要
根據孩子的實際水平,制定階段性學習目標。學習的過程可能有些枯燥,但這恰恰為孩子提供了“壓力訓練”,有機會認識到“努力”的價值,感受到榮譽、驕傲和成長,這是必要的挫折教育。而懂得什么叫執著堅持也是興趣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他們必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