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自閉癥家長怎么做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患上自閉癥,自閉癥對于兒童來說通常會伴隨另外一些情況,比如多動、學習障礙、發育遲緩等,那么孩子有自閉癥怎么辦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有自閉癥怎么辦
首先要走出觀念上的“誤區”
當懷疑、證實孩子是自閉癥的時候,很多家長最先想到的,不是今后孩子的發展問題,而是考慮自己怎樣去面對親友、同事、鄰居的異樣眼光,殊不知這樣下去,就很難讓孩子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和訓練,就會錯過最佳的訓練時間。做父母的精神受挫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得了自閉癥,既不是爸爸媽媽的錯,也不是孩子的錯,為了孩子的將來,一定要擺正心態,勇敢地把孩子帶出去,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和空間。
把他們看成是正常的孩子
孩子有一些異常表現,但父母四處求醫,就是求證不出孩子到底是不是得了自閉癥。這時父母怎么辦?明智的做法是不給孩子定性,把他們作為正常孩子來看待,給予相應的教育,朝著正常孩子的方向引導。同時降低自己的標準,送孩子進普通的幼兒園,為了不給孩子“不如別人”的感覺,父母可嘗試把4歲的孩子放在3歲孩子中間、3歲的孩子放在2歲的孩子中間,讓他和自己起點差不多的孩子在一起,不給他造成太大的精神壓力。
讓孩子對交流產生興趣
比較好的方法是讓孩子長久地和親近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親人的手勢、動作、語言、表情、相互表達和回應的方式、交往的技巧。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耐心地給孩子反復示范,爸爸媽媽最好能將日常生活的內容與訓練結合起來,變枯燥的訓練為有趣的游戲,逐漸讓孩子感覺到這是個很好玩的活動,進而對父母即對“人”發生興趣。要注意的是,爸爸媽媽在心里給孩子定的標準一定要比同齡的正常孩子低很多,急躁情緒和攀比心理萬萬不能有。
讓孩子不再封閉自己
父母對于自閉癥兒童要多與他接近,多關心患者,讓小孩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自然能與你接近。慢慢讓患者與家長交談,而不封閉自己的世界,只有這樣才能緩解病情。
教育和行為治療
很多自閉癥患者有著異常的行為,比如是刻板支作、發脾氣等等,家長要對于小孩的這些不良行為加以糾正,慢慢改正。
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如今多數家長好像是小孩的保姆一樣,什么事情都不讓小孩自己做,都由他們代辦了。其實對于自閉癥的兒童來講,家長要學會讓小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有意讓小孩碰碰釘子,嘗一下苦頭,這樣的目的是磨練小孩的意志力。
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對于學校舉辦的一些活動,家長應該多鼓勵小朋友參加,這樣能讓小孩從集體活動中體驗到友誼、溫暖和智慧,也給小孩提供交朋友的機會,對于改善自閉癥有良好的作用。
創造愉快的家庭氛圍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行為往往會對孩子產生很深遠的影響,那么創造一個健康愉快的家庭氛圍是必不可少的。
多培養孩子興趣
父母的引導對孩子發展至關重要,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做游戲、教畫畫等,多參與孩子的生活,開發孩子的心智,加強情感。
孩子得自閉癥的原因
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
與多種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功能失調有關。研究發現孤獨癥患者的單胺系統,如5-羥色胺(5-HT)和兒茶酚胺發育不成熟,松果體-丘腦下部-垂體-腎上腺軸異常,導致5-HT、內啡肽增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分泌減少。
其他方面的系列的因素
除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的原因外,另外遺傳因素,產傷、宮內窒息等等圍產期并發癥方面的因素、T淋巴細胞數量減少,輔助T細胞和B細胞數量減少、抑制-誘導T細胞缺乏、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減低等免疫系統異常導致孩子自閉癥也不容忽視,具體原因要注意結合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