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600字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改編而成的印度寶萊塢電影,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阿米爾·汗、馬德哈萬、沙爾曼·喬什和卡琳娜·卡普等聯袂出演。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600字,希望大家喜歡!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600字精選篇1
三個搞怪的學生,一場滑稽的表演。導演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現了現在大學生的困境,以及大學教育的一些弊端。整部影片雖然是以喜劇為主,但其中卻蘊含了導演對人生的思考。
本片的主角無疑是蘭徹,拉加,法罕。蘭徹是一個非常聰明,機智的學生。而且不囿于成規,總是有這自己的想法。
而拉加卻有著巨大的壓力,為了父母,姐姐,他必須用功學習。對于法罕更是一個典型,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學自己不喜歡的工學。在他們的身上都能找到我們的影子。叛逆,屈服,但對生活是充滿希望的。
還有兩個配角,一個是“無聲火”,一個是院長的女兒。看到他們,我們不由的想到難道只要也只有死記硬背才能有好的學習成績嗎?那樣的學習方法能成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嗎?究竟怎樣的一個學生才是一個成功的學生?蘭徹讓我們知道了。也許你只能學習卻沒有證書,但真正的學識是不會被埋沒的,成功是遲早的事。那封被改過的演講稿就將死記硬背的弊端展現的淋漓盡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疑讓人嘲笑他的無知。
然而每個人都與生俱來擁有反抗的基因,在蘭徹的影響下,佩雅也站在了他們的一邊,與蘭徹在一起,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就像法罕最后也是選擇了攝影,我想從此世界上少了一個三流的工程師,多了一個優秀的攝影師。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材施教,揚長避短,那樣每個人都能做最好的自己,人生才會更加的有意義。
聯想到今天正在大學的我們,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發現自己興趣或者優勢,在全面發展的同時。要進一步發展我們的優勢,這既是讓自己更具有競爭力,又讓自己活的快樂,幸福。事實也是如此。法罕并沒有像想象的那樣失敗,他也擁有了自己的生活——他真正想要的生活。蘭徹成了一名科學家。那個十年的約定也以“無聲火”的失敗而告終。是金子在哪兒也會發光。不會因為沒有證書而得不到承認。所以我們要端正學習態度,不能只追求及格,而應該是優秀,這才是成功者應有的態度。
一部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嬉笑怒罵里是對人生的思考。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成功之處,但你要鼓起勇氣去追求,奮斗。那么未來是屬于你自己的。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600字精選篇2
電影講述的是主人公旺度以一位富人的兒子的名字“蘭徹”進入皇家工程學院,與另外兩位主人公拉加、法罕的故事。蘭徹以與傳統教育格格不入而不拘一格的學習方式實現著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同時他對待生活的積極樂觀的精神影響著同樣有著夢想但缺乏自信的拉加和一直按父親想法生活的法罕。經過生活的磨練,最終他們各自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拉加成為一名大工程師,法罕成為著名動物攝影師,而蘭徹以自己的真實身份“旺度”成為一名擁有四百多項專利的大科學家,同時成為了一名教師,用他的理念教育和影響著更多學生。輕松、幽默的氛圍貫穿整部電影,但正是這樣一部喜劇電影,帶給了我許多觸動。
關于教育,電影中有一句形象的對白:“即使馬戲團的獅子也會因為怕鞭打而學會坐在椅子上,但你們會說這是‘良好的訓練’,而不是‘良好的教育’”,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和應試教育已經讓現在的學生變得越來越機械化,這其實是一種文化的退步。缺乏主動性和創造力的教育需要不斷反思、革新,才能夠培養出真正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
關于學習,“鹽水具有極強的導電性,初二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只有他會應用”,當蘭徹用自己制作的簡單導電裝置捉弄學長時,我看到的不是有趣的電影情境,而是在我們身上似乎已經快消失殆盡的活力。“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真正目標,當我們一味追求好成績的時候,我們是否思考過我們究竟學到了什么?“死記硬背也許能讓你通過大學四年,但會毀掉你接下來的四十年”,死記硬背扼殺的是我們的獨立思考和理解能力,而生活不是背出來的,人生也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夠活得精彩的。
關于生活,“Aalizzwell”可謂是電影中一句簡單卻又核心的臺詞,在他們面對生活中各種不順利的情況時,總能聽到這么一句“Aalizzwell”,或許來自他人,或許來自自己。無論眼前是情況多糟糕,也永遠不要對生活、對自己失去信心,學會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的”,那么,一切一定會好。
最后,關于夢想,蘭徹對法罕說:“知道我為什么第一名嗎?因為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說拜拜,跟攝影業結婚,發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杰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我們的夢想是否已經被“目標”所代替,越來越不會做純粹的夢?離夢想越來越遠,便是離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和人生越來越遠。失去夢想,永遠是一件遺憾而可悲的事情。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600字精選篇3
上個星期媽媽總是說:“三傻大鬧寶萊塢好看啊!”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東東。昨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觀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電影的主內容是說:在一個既屬于印度又屬于中國的地方,有一所叫“ICE”的工程大學,里面的主角Rancho(Wangdu)是一個非常熱愛學習的人,他對ICE只讓學生死記硬背的現實頑強抵抗,不過次次都被校長壓了回去。一次因為他的朋友Raju沒有自信,他就把教師節的演講詞改了。恰好碰上個死記硬背不動腦筋的人,鬧了一翻笑話。(其實是那些人長大后回憶以前)這部電影一些是喜劇,一些是悲劇,
有時讓人趴在地上狂笑,有時則讓人淚流滿面。最搞笑的要數那次教師節演講了:因為主角把歌詞改了,所以那個演講的學生一上臺就鬧笑話。他說:“幾十年來,Viru博士(校長)從未停止過壓榨(其實是服務)學生,他將繼續努力,我們尤為震驚一個人是如何一生壓榨如此多的學生,如此徹底。······”然后又說:“請欣賞詩歌!響而不臭的屁是光榮的,半響半臭的屁是可忍受的,輕微的放是可怕的,無聲的屁是讓人致命的。”剛說完,校長就上臺,把演講的那個人掐得半死。這故事又搞笑又悲哀,而在這些事當中,讓你清楚的明白了幾個道理:死記硬背不動腦筋是不行的,這就讓你沒有創造性,假設一下如果世界全部人都沒有創造力會是怎樣的你就知道了;讓我們明白人心很脆弱,也很容易有(沒)自信,本電影的主人公就是脆弱時說:“All iswell(一切都好)”讓自己迎接事實。
說到這,我不禁想起了中國的教育是多麼的悲哀:考試,除了一些題之外,都是死記硬背的。有時候你精煉點,一些頑固思想的老師就說錯。招聘,整天搞什么大學學歷什么的,其實招一百個大學生只有幾個有用的,也不學學日本的Sony公司只看能力不看學歷。如果這樣下去中國必將滅亡。唉!有多少人在做不想做的東西?又有多少人想不開自殺?現在物質雖然越來越豐富,但精神卻越來越空虛。像鄭淵潔寫童話,就是越寫越差。什么學習雷鋒是只是講不做,我想以前媽媽那個時代,雖說是吃不飽飯,但是有自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像現在,像被軟禁了一樣。希望中國可以改變。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600字精選篇4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教育喜劇片。真的是很幽默,但是在幽默之余也讓我感觸很多。劇中蘭徹顯得與傳統教育格格不入,曾多次被老師趕出教室,但是考試成績還是名列前茅。
我不禁想到我們是不是像病毒校長一樣不顧及學生感受,只是機械的灌輸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只覺得課本上的知識才是唯一的答案。不會鼓勵或肯定學生的科學用腦,否定學生的創新。現在我感覺自己只是順應成績在前的大潮,沒有真正的了解學生的感受和想法,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就是:要我學而不是我要學。
我應該好好想想這些學生真的需要我們的關心,我們的理解。就像我們班的史夢瑤每次走到老師跟前都是很害怕的樣子,問她問題時都是點頭或是搖頭,不敢正視老師。我也嘗試著和她溝通過,但是對于老師的`害怕已經根深蒂固了。試想學生對老師如此根深蒂固的害怕,怎么能喜歡老師,喜歡學習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嘗試著引導學生科學的學習,不只是一味的灌輸。學著走進學生的心理,理解學生。讓學生真正的想學習。讓他們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600字精選篇5
相信自我,沒有問題!
寒假時光,好好珍惜。這天我與姐姐們一齊觀看了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傾心領略了主人公蘭徹的聰明、機智、善良、自信,也領略了他的伙伴欒丘和拉杜可愛與傻笨……
他們三個在大學工程部內同一個宿舍,是同樣的可愛,同樣傻乎乎的幽默。可是他們的愛好卻不一樣,一個喜愛工程學,一個喜愛攝影,另一個,則只為得到一筆工資,養家糊口。而蘭徹,就是那個學習成績好,懂得活學活用,相信自我,歡樂、陽光的男士。
蘭徹的口頭禪就是“All is well!”——“一切都會好的!”。就憑這句話,救過一個婦女,接生過一個小孩呢!
影片中他的教導主任“病毒”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反感,最終最終忍無可忍,要求他立刻離開。就在他即將頂著傾盆大雨離開學校時,“病毒”的大女兒忽然就要生了,可他們因為大雨怎樣也到達不了醫院,只好先在學校休息室的乒乓球臺上來個臨時“接生”。
“加油!加油!用力!用力!”學生們喊得一聲比一聲高,可大女兒卻因為筋疲力盡而累昏了。這時蘭徹想起了“助力器”能夠幫忙孕婦用力生產,于是他就用吸塵器改造了一個……最終,經歷了種種困難后,一個嬰兒出生了……
相信自我,一切都會好的!
是啊,的確就應相信自我!回想五年前,我學游泳時,第一次讓姐姐陪著練習水中憋氣。起初,我怎樣也不敢,總認為水進入鼻子內是一種十分可怕的事情,鬧不好會要了我的命。之后,在姐姐的鼓勵下勇敢地嘗試后,我竟然成功了。當時姐姐告訴我,一個人要自信才能成功……
All is well,一切都會好的。在害怕時,恐懼時,絕望時,大聲喊吧:“相信自我,我沒問題,一切都會好的,都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