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程的觀后感800字
《超級工程》是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今年繼《春晚》和《舌尖上的中國》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原創紀錄片,也是該頻道開播以來攝制的第一部科學類工程題材紀錄片。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超級工程的觀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歡!
超級工程的觀后感800字【篇1】
如果說,20__年國慶期間什么最火?莫過于CCTV-9記錄頻道重磅推出的大型原創紀錄片《超級工程II》。有二必有一。超級工程I早在20__年問世,或許,20__年,你還在關注《舌尖上的中國》。作為高考升學規劃專家,老梁是《超級工程》的粉,從I到II,老梁從這一系列紀錄片中看到的是升學規劃,甚至職業生涯規劃,想到的是高考志愿填報。今天,老梁就以一個資深《超級工程》粉絲的身份,來為各位考生家長深度揭示超級工程背后的升學規劃理念!
《超級工程I》重點關注我國各大領域重大工程建設。聚焦國內五大重點尖端科技的工程: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北京地鐵網、海上巨型風機、超級LNG船,將那些建筑過程中鮮為人知、驚心動魄的場景展示給公眾,也讓很多走心的高三家長悟到了其中所蘊含的志愿填報理念和訣竅。
《超級工程II》,則是聚焦中國交通領域,以路、橋、車、港為代表的重大工程節點,全面講述了支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超級交通網絡。
無論是I還是II,在展示高科技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這些行業對于專業性人才的巨大需求,了解了這些行業工作內容,清晰了這些行業的巨大的發展潛力。其實,這也就回歸到老梁一直倡導的"根據行業選擇專業"的升學規劃理念中了。
在此文中,老梁將以超級工程中集中展現的建筑行業、交通運輸行業、新能源行業為例,詳細加以闡述,并以更加獨特的視角告訴孩子們,其實在高考志愿填報過程中,還有許多另辟蹊徑可以進入優勢多金行業的機會!
超級工程的觀后感800字【篇2】
《超級工程》第三季首輪播放。第三季以農業、能源、交通、中國制造、城市的24小時為分集主題,講述那些維系國家經濟運轉的超級工程。在越來越宏大的主題演變中,體現出貼近百姓日常生活的雄心。
在《超級工程》第三季中有不少十分珍貴的鏡頭。在講述能源的一集中,攝制組拍攝到了一個用1800噸炸藥炸開煤礦的震撼鏡頭,收錄了神秘的可燃冰的畫面,更是趕在核電站安裝核燃料棒前進入其中,采集到寶貴的核電站內部畫面。拍攝這些畫面,除了提供視覺上的震撼和鮮為人知的現場場景外,更是為了展示對中國能源現狀與未來的思考。
中國如何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活全世界22%的人口?這本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超級工程。紀錄片的鏡頭從古老的哈尼梯田開始,轉到東北農場防蟲害時的高強度航化作業現場,再到袁隆平研究的海水稻……從自給自足式的古老農耕方式,到高效的現代化農業生產,再到探索優良育種,為了說清中國老百姓手中那“一碗飯”背后的超級工程進化史,紀錄片將中國糧食的過去、現狀與未來一一鋪開,有充滿趣味的知識普及,也有對當下所面對的挑戰的思考。
講述城市的24小時,攝制組將開篇鏡頭對準了凌晨兩點的街道清掃現場,這個普通人很少有機會見證的時刻正是前一天的收尾,新一天的開始,而后展現的是南水北調、夏季高峰供電等大工程背后的玄機……正是這些隱藏在幕后的超級工程,構建起當代中國百姓的幸福生活。
在《超級工程》中,每個人都是體系中的鮮活細胞,面臨著各自的挑戰、危機與突破,在全片的結尾處,鏡頭對準了一個嬰兒的誕生。一部展現超級工程的紀錄片,有了這樣一個柔軟溫情到極致的結尾。
超級工程的觀后感800字【篇3】
上節課,老師讓我們觀看《超級工程》系列視頻。四通八達的北京地鐵網絡,高聳入云的上海中心大廈,世界上最長的跨海橋港珠澳大橋,穿梭于澳洲與上海之間運輸天然氣的LNG船,巍峨屹立在海上的“巨無霸”風力發電機??這些工程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各個方面,關系到國計民生,與城市中的人們息息相關,不論是科技含量還是建造水平,它們都體現了國內乃至世界最高標準。今天我看了《超級工程》第三集,有關于北京地鐵網絡的一集。以前,我個人從來沒有注意過身邊有哪些是一項工程,原來這些近在咫尺的事物是如此的偉大與復雜,真正的讓我深深感嘆。 從視頻中看到了建設地鐵的艱難。北京的交通擁堵不堪,城市的未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改善交通問題,就有了建設地鐵的這一項計劃。計劃中,需要十年時間,完成包括31條線路,560座車站,1000公里在內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鐵交通網絡。在國外的許多城市,地鐵系統的修建大概需要近百年的時間。北京只剩下十年時間,使建設地鐵成了一項超級工程。國外的地鐵往往與城市相伴而生,甚至早于城市出現。而北京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城市的地下管線密布,高大建筑的地基縱橫交錯,這給北京地下地鐵的建設帶來了很大困難。而且在挖掘過程中,又遇到了是盾構機喪失威力的難題。由于北京復雜的地質,北京西北兩側地勢偏高,經過河流長期的沖刷,形成了東邊沙土西邊卵石的地質。這些難題都需要專家反復探討來解決,可見這項工程的不易。
一項工程的完成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詳細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計劃之前需要各種各樣經驗的積累,數據理論一個都不能少,而在計劃后,工程又會遇到一個又一個問題需要去解決。在北京地鐵的修建中,很多人都盡著自己的一份力。地鐵線路設計部門的人員們早早設計出穿越古城區線路的設計方案,為了保護文物調整地鐵站和相關規劃設施;盾構機駕駛員高銳軒每天13個小時呆在駕駛艙里,經常一兩個月見不到太陽,進行著復雜而枯燥的工作;而工人們更是日日夜夜的工作,不辭勞苦。地鐵的建設也花費了太多物力。紀錄片中提到,每公里地鐵造價近10億元,挖掘隧道的盾構機高達5000萬元人民幣。在修建中,最為主要的是有關文物的保護。為了更好地保護頭頂的古建,設計師為這條新修的線路選定了一種首次應用于北京的施工方案,這很好的體現了在工程中的一種富有人情的氣息。工程并不是冷血無情的,它更多的是為我們服務,為我們提供方便,同時并不會為這些去破壞祖先留給我們的美好遺產。另外,在工程中,曾經有一個技術難題要求地面沉降不能超過3毫米。3毫米看似是很小的距離,可是在一項工程中,小小的3毫米可以帶來重大的失誤和災禍。在北京地鐵的建設中,如果地面沉降大于3毫米,就會導致軌道變形。列車經過時就必須減速行駛,這會使交叉線路的運營帶來極大混亂??梢姽こ绦枰獦O大的縝密性。
看完這一集《超級工程》,在領略到了北京地鐵網絡的神奇與浩大的同時,我感到自豪與激動,也讓我對有關工程的內容產生了極大興趣。我想我會在課下的時間里再去看看其它四集,繼續感受工程帶給我的震撼。
超級工程的觀后感800字【篇4】
公司組織觀看《超級工程》紀錄片后,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赐辍冻壒こ獭沸闹杏袦\淺的自豪感,之所以不“深”是因為有些麻木,畢竟是官方的片子,估計夸張還是有的。但是看到港珠澳大橋的雄偉,上海新地標的壯麗,北京地鐵網絡的盤扎,這些超級工程無疑體現了國家的實力還是能讓我覺得驕傲。每集當中所表現的工程,不僅是體量上能夠稱的上超大規模,從科技含量上要走在世界前列,從建造水平上能代表中國當下最佳。帶給我們不只是視覺上的沖擊,更多是對我們工作態度上的一種震撼。
觀看影片后,對我們現實工作帶來了很大啟發,平日里我們總是提出各種困難,各種施工條件不滿足施工,各種外在條件不符合要求,無法正常施工,無法保證工期,質量要求太嚴,無法保證等各種理由。在超級工程中,里面的各個工程面臨的困難非常之多,質量要求非常嚴,但是他們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態度。只有一把工程當成自己的一項創造自身價值的工作,才能有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對待。其次是對“工程”特別是大型工程、超級工程的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成大事,絕對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幾個字就能完成的,它細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計劃之前你需要各種各樣經驗的積累,數據理論一個都不能少,而在計劃后,工程又會遇到一個又一個問題需要你去解決。就拿紀錄片里的例子來說,為了測試海水對金屬的腐蝕,科研人員調用了在實驗室被還是浸泡了二十多年的金屬材料進行比較。注意,二十多年實際浸泡,不是推算不是模擬,是實際!當我看到實驗室那些泡在水里的鋼板時我對工程師們的高瞻遠矚是無比的佩服。再來是上海中心大廈,設計者在測試玻璃對雨水風暴耐受力時偶然發現了排水系統的缺陷,也就是說,在一個綜合性的大項目中,很多時候你會做著做著就發現以前想都沒想到過的問題,即使那些設計師、建筑師蓋過那么多的樓,但是超級工程里,問題還是會一個接一個出現,你需要不停的被迫發現然后解決。還有就是lng船,別看是艘船,從構造到材料絕對都沒有你想想的那么簡單,lng船被譽為世界造船界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了造船界最高的技術標準和建造難度。它的建成將預示著中國正在從一個造船大國,真正變為一個造船強國。為什么國際上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船廠能造這種船,為什么吾等門外漢看似平常的大貨船可以讓設計者看到其完工后潸然淚下,我們離超級工程太遠,不明白里面的心酸,不知道其中的自豪,不能體驗超級工程的魅力與偉大。在影片中,吊裝工人、焊接工人、檢驗工人等平日里我們司空見慣的平凡人,他們創造出了不平凡的事跡。工程里不僅僅是各種大型、超大型的吊裝機械、焊接車間等,里面更多的是像他們一樣的平凡的參與者??菰?、繁復等工作,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中,默默工作,這是影片中最常見的鏡頭。
影片中,超級工程所需要的種種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的地區合作提供。其中有不同專業共同合作吧,不同的生產廠商,不同的檢測、科研機構來完成。其中不難看出國家的財力雄厚、更重要的一點是各方為保證完成同一目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身的工作。這份通力合作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合同約束那么簡單。更是為了完成一項目所聚集在一起的合作伙伴。只有每一個參與者共同努力,才能保證在規定工作內,保質、保量的安全的完成參見工程。
與此同時,《超級工程》還將更多的鏡頭對準了參與“超級工程”建設的普通人,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情感和夢想,鮮活地呈現了奇跡背后的艱辛歷程,使這部科學類工程題材紀錄片充滿了濃厚的人文情懷。追隨鏡頭,我們看到了技術人員駕駛世界上最大盾構機開掘北京地鐵隧道的艱辛,目睹了海上吊裝巨型風力發電機的壯舉,感受到站在上海中心大廈俯瞰浦江兩岸的心曠神怡。
超級工程的觀后感800字【篇5】
看完《超級工程·中國車》,我的內心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我看到了鐵路人的努力,我感受到了國家正在日漸強大的實力,我被祖國深深的感動了。作為一個鐵路新人,趕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我是幸運的,相信日后我不僅能見證祖國鐵路的發展,也會為高速鐵路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紀錄片從小到大,既給我們見識了工程背后一線職工的努力,又展現了那些偉大工程的建造。春節,這個傳統的節日,不僅是對我們每家每戶,還更是對鐵路行業有特別的意義。在40天內,將會發生30多億人次的人口流動,這個星球每年最大的人口遷徙,相當于要把這個星球近一半的人口都運輸一次,這是對一個國家交通運輸能力最為嚴苛的終極考驗。而高鐵列車,由于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和更大規模的運營,已經成為了客運的絕對主力,以占鐵路總量六分之一的里程,承擔了超過百分之六十的運量。所以,高鐵的飛速發展可以預見,這是便民之路,也是強國之路。
但是,高速鐵路的發展背后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困難。由于高速運行,高鐵就相當于一個地面飛行的機艙,但它所面對的環境,比天空還要更為復雜。首先鋼軌要必須平整,當列車高速行駛時,如果軌道上有兩根頭發絲直徑的凸起,軌道和車輪產生的沖擊力能達到7噸,這個力量對高速行駛的列車絕對是災難。此外還需無縫連接。大家都知道我們做普通火車會有“咯噔咯噔”的聲音,那是鋼軌的連接處有縫隙造成的,而這個縫隙對于高鐵來說是致命的。為了解決這些難題,我們中國工程師靠自己的努力,拿出了一套無縫鋼軌的生產和焊接技術。再有,鐵路需要跨過我國水網,路網,跨越既有的京滬鐵路。在如此復雜的環境下要讓鐵路盡可能筆直,又要保證地基的穩固,我們中國工程師又拿出了500噸的自動架橋機方案。此前我一直不知道那些鋼軌是如何鋪就而成,特別是架在橋上的線路,通過這個片子是漲知識了,也讓我由衷欽佩中國鐵路人的偉大,看的我也想成為一個技術師,去為祖國添磚加瓦。
兩萬公里的高鐵線路,每天4200多列高鐵列車,同時要面對復雜的地質和氣候變化,中國高鐵面對的挑戰史無前例。然而,正是因為這些挑戰的出現,讓中國積累了海量的運營管理經驗,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中國的高鐵運營管理已然走在世界的前列,站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光發亮。設計師丁叁叁研究的新款高速列車,在正徐高鐵開通時,跑出了420公里的中國速度。作為連接兩大動脈的鄭徐高鐵,在接入既有鐵路網時,只有30分鐘的時間來更換設備,更新軟件數據。鄭州東站的工作人員,在下面進行了上千次的模擬接線,只為這一次不能有差錯的連接。這些工作背后的辛苦我想只有經歷過才懂得。
鏡頭的不斷切換,使我作為一個鐵路人,一次次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從工程師的自主研發,到掌握核心技術,再變成服務大眾的便利出行。所有超級工程都在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面貌。時空與距離的概念正在悄然改變,所有取得這些成就的背后,正是幾代鐵路人,數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才有了今日我們發自內心的領先世界的自豪感。這,就是祖國。作為鐵路的青年職工,我們更應該去努力追趕時代的腳步,有理由相信,日后的豐功偉績,將由我們大家一起創造。